第B07版:在行动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巾帼妈妈”重逢失散“女儿”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陆安怡

本报讯 “感谢你们,陪我走过那段难熬的日子。”“巾帼妈妈”激动地和小娟相拥在一起,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失散了两年多,此次相见依旧亲如母女。“巾帼妈妈”和小娟的“母女缘分”始于2009年,他们浓厚的情感系于单薄的信纸,平时的信件交流和每年一次的探视,让他们紧密相连。

从“流浪小猫”到幸福准妈妈

时尚的装扮、甜美的笑容以及凸起的肚子都体现了小娟当下所处的幸福生活。她已经是一位怀孕7个月的准妈妈,阳光自信,而且热爱生活,从事销售行业的她并没有停下事业脚步,还在工作岗位上积极地联系客户。

“小娟现在整个人焕然一新,和我们初见时的光景大不一样。”大众出租租赁市北公司巾帼班组组长陈琴回忆说,那时,小娟只有十六七岁,她从安徽来沪打工,却遇人不淑,犯了团伙盗窃罪,被判十年有期徒刑。“第一次见面时,小娟的眼神就像流浪小猫,呆呆地看着大家,而且双手都是冻疮,我们觉得非常心疼。”

2009年,由班组顾问陶老师牵线,班组成员与小娟开展了结对帮扶。此后,讨论小娟来信就成了班组开会的重头戏,“巾帼妈妈”们轮流与小娟通信,每人都会写一段话放在信封中寄给她,鼓励她积极改造。

而信件的内容则根据小娟的表现有所不同,除了表扬鼓励之外,对于小娟的不足,也会及时指出。“她有次在来信中告诉我们,她对自己丧失了信心,甚至有些自暴自弃的行为。当时我们有的人苦口婆心地劝诫,有的人则毫不客气地批评,想要把她点醒。”欣慰的是,后来她在回信中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摆正了心态。

失而复得 双方相约再见

“亲爱的妈妈”是小娟在每封信上对“巾帼妈妈”的称呼,“我们就像母女一样,彼此敞开心扉,没有隔阂,而且还约定等她回归社会后,大家要一起逛逛这座城市。”陈琴说。

可惜的是,在小娟获得假释、提前出狱后,双方失去了联络。陈琴说,“我们只知道小娟回到了家乡,却找不到她的联系方式。”

今年6月,小娟回到上海,找工作、租房,安顿过后,她找到原来的通信地址,与“巾帼妈妈”们取得联系,让这份特殊的“母女情缘”得以再度续写。如今,看到小娟能够重新面对生活,“妈妈”们都感到十分欣慰,她们还相约将来要一起去看望小娟的孩子。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