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快评:诗歌“人机大战”也要分胜负?

郦亮

因为推出了首部机器人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而成名的写作机器人“小冰”,最近又有新动作。它向诗坛广发英雄帖,邀请众多诗人以中秋为主题作诗并一决高下。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有不少诗人争相恐后地应战,有点群情激愤的味道。这引起了多方关注,毕竟写诗不是下棋,需要和机器人决出个胜负吗?

近期正逢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小冰”的开发者向众诗人发出邀请,大家都写一首中秋诗来比试一番。邀约才发出几天,就有全国三十几位诗人应战,其中不乏小有名气的诗人。这引发了许多读者热议。

结果,诗歌还没有写出,“嘴仗”却已开打。比如一位应战的重庆诗人说:“机器人写诗是一个伪命题。这只是一种词汇库加上语法规则的造句练习,与玩纸牌更类似。我们写诗,是把灵魂转移到纸上;我们读诗,是在与一个灵魂对话。这些在‘小冰’那里永远做不到。”另一位应战的90后诗人则说,“小冰”可以打败诗坛的“机器人”,却无法打败真正诗人。相比起繁多的意象、变幻的修辞,真正的诗人更在乎属于自己那份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每个人所经历过的人与事,所接受过的教育,会导致他们对每一件事物的看法,都存在千差万别。“小冰”当然没有这份“生命体验”,所以它输定了。

不过这也让人感到颇为纳闷,既然如此看不起“小冰”,那为什么还要来应战呢?其实以青年报记者的想法,既然智能机器人是通过所吸纳词汇的自由组合来写诗,诗人则是靠“生命体验”,那属于“道不同不相与谋”,诗人根本没有必要来应战的。而且写诗的“小冰”毕竟不是下棋的“阿尔法狗”,下棋胜负只有一个标准,而一首诗的好坏则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本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在这种情况之下,诗人应战机器人,则完全可能变成一场闹剧。

尽管如此,诗人们应战的背后心理还是耐人寻味。一方面满嘴不屑,谁都看不起,一方面却积极应战,一副志在必得,这本身也就说明小冰出诗集这件事在诗人们心中激起了涟漪,让他们无以释怀。虽然至今没有一个诗人公开承认自己未来会因智能机器人而失业,但也不能否认的是,有人已经在为此焦虑起来。诗人开始不淡定了。其实这个时候,诗人应该更增加自信,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进行到底,多写一些真正能够引发共鸣的诗作,而不是仓促应战,以显示才华。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