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9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文化广场六周年再立志 深耕音乐剧输出剧院管理经验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文化广场近期引进的《法语音乐剧明星集锦音乐会》,观众反响热烈。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确实,六年前重建开业后,很多行内人都质疑,这么大体量的一座剧院,竟然只做音乐剧,肯定无法生存,”昨天,在给剧院过“六周岁”的生日时,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告诉青年报记者,谁也没想到,这座剧院陪伴了几代上海市民,如今不仅年营收近1.2亿,更成为了国内音乐剧行业的旗舰。剧院会有什么引擎可以发动? 未来的三年,文化广场也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方向:输出自己的管理经验,在上海再寻找一家适合的剧院运营,“门店扩张”的同时,也让自身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剧院”。

过去六年平均一天半就有一场演出

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这些上海原本的地标式剧院,都是综合类的,能够容纳各种演出。而上汽·上海文化广场重建后确立的定位,就是“音乐剧不得少于80%”,彼时,中国的音乐剧市场一直有人在推动,市场容量却极为有限,在各大演出类统计数据中,音乐剧市场渺小得难以让人注意到。

然而,这两天正在这里演出的《法语音乐剧明星集锦音乐会》,却让人感受到了音乐剧市场的魅力。上周五晚,开场前和中场休息时,海报和节目册卖到脱销,整个候场大厅挤满了观众,而演出时现场更是如同陷身流行演唱会的现场。场场爆满,而且都是观众自主购票,给剧院的六周年送上了一份漂亮的礼物。

事实上,六年来,文化广场为市民带来了演出404台1414场,平均1.5天/场,迎接观众1,635,093人次,平均上座率72%。其中音乐剧/舞台剧140台997场,占比70.5%;主合办演出162台709场,占比50.1%。而去年9月至今年8月,共计演出51台260场,平均1.4天/场,观众人数300,607人次,平均上座率71%。其中音乐剧/舞台剧29台224场,占比86.2%;主合办演出29台148场,占比56.9%。不论是音乐剧场次的占比还是主办项目的占比均逐年递增,进一步巩固音乐剧定位的同时,体现了剧院自主运营能力的不断提升。

未来三年会在上海再找分号管理

文化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在描述上海未来愿景时,韩正表示,上海要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着力打造人文之城。而剧院正是城市文化艺术皇冠上璀璨的明珠,通过举办与城市文化气质相契合的演出,吸引、引导一个城市的文化消费,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运营越来越火爆的文化广场,也在发布未来三年规划时,将定位放在了“突破”上。

张洁告诉青年报记者,文化广场虽然座位数多,但只有一个演出厅,所以接下来重点考量的就是“空间上的突破”。“我们的运营团队经过六年磨合,已经有了丰富的音乐剧运作经验,而这些管理经验,是可以输出的,”她说,此前文化广场曾参与了白玉兰剧场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运营竞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所以未来三年,我们准备继续在上海寻觅合适的剧院,现在这个已经可以提上日程了。”此外,这些管理经验,文化广场也期待变成全国性的行业标准。

此前,在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主办的首届“2017全国剧场大会”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朱克宁提出,要建立以剧场为核心的演出市场体系。剧院是连接市场与剧团的经营主体,只有以剧场为核心,围绕剧场需求进行创作,形成产业链,才能建立良性的演出市场体系。张洁也表示,文化广场想要谋求更大的突破,就需要在产业上突破,“国内原创音乐剧发展还很弱,文化广场需要利用自身影响力积极参与进来,打通演出平台和制作平台。”

虽然规划都很宏伟,张洁表示,文化广场一直都愿意正视自身的不足,她说,在音乐剧火爆的背后,剧院也很冷静地认识到,现在很多音乐剧都存在“台数多、场次少”的问题,“不少音乐剧就演个一两场,这绝对是难以长久的,好的音乐剧都是驻场,连演几十场,如果一直这样,文化广场发展就会停滞。”

在业界有一种说法称“年人均GDP一万美元”是音乐剧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美学开始有更高的追求,进剧院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全民美育时代已经来临。这是文化广场如今很多演出爆棚的机遇,也是它将面临的挑战——就像电影,当走进影院的观众越来越多,他们的口味终将变得越来越挑剔。文化广场面临的这一切,也是上海所有文化院团,都必将面临的新课题。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