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9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科学技术融入金融服务 创新让银行业务找到转型突破口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冲击着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未来已来,青年报记者采访获悉,贴着“传统”标签的银行纷纷将金融科技作为银行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网贷、智能投顾、智慧网点等领域已经成为他们的创新热点,部分银行还成为“黑科技”应用大户。

青年报记者 孙琪

力主创新玩转区块链技术

“三十年来,大胆创新、‘敢于尝鲜’一直是融入中信银行血液中的基因。”中信银行相关人士如此表示。2017年7月3日,中信银行首个区块链项目——基于区块链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一期成功上线,这是国内银行业第一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信用证结算领域。

据中信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张栩青介绍,将现在流行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国内信用证中,改变了银行传统信用证业务模式,信用证的开立、通知、交单、承兑报文、付款报文各个环节均通过该系统实施,缩短了信用证及单据传输的时间,报文传输时间可达秒级,大幅提高了信用证业务处理效率,同时利用区块链的防篡改特性提高了信用证业务的安全性。

此外,中信银行还利用大数据技术,围绕线上客户特征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开展基于客户画像的精细化客户运营,为产品设计优化和触客营销提供了重要支持。比如,中信银行通过大数据精准营销累计获取个人客户23.57万户,带动活跃客户95.62万户,带动客户管理资产提升123.4亿元。

中信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王燕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因为股份制银行和大行不太一样,它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必须要创新,才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从三十年前的率先开展金融交易业务,首家赴美发行的公募债券开始,到今天的首次将区块链应用于国内信用证结算,首个成立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三十年来,中信银行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政策方向,走在同业前列。

王燕表示,该行在技术上会重点关注四个方面,区块链、机器学习、大数据和云计算。她表示,“科技不会改变金融的实质,但是科技能够让金融服务效率更高,让资金供、需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好地解决。”

据悉,为充分激发创新活力,该行近期更是将产品创新组织升格为由董事长李庆萍、行长孙德顺领衔的创新委员会,全面推动管理、体制、产品、技术等创新。在总行成立了金融IT产品创新实验室,重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银行业务也拥有“互联网速度”

银行的“黑科技”,对金融服务创新正在给客户带来切实感受。比如让信用卡实现了“即申即用”的办卡速度。

青年报记者日前从广发银行获悉,该行信用卡率先利用虚拟卡技术搞起了快速办卡。那究竟有多快呢?从申请信用卡,到使用这张信用卡买单,全程只要5分钟。在商场逛街的你,只需要现场向银行人员提交申请资料,大概一分钟之后就能知道自己是否通过银行审核。这一分钟里,可以扫码下载该行信用卡专属APP,随后就可以直接在这个APP上看到一张有卡号、有效期等信息的虚拟信用卡。接着,绑定各类手机支付软件,以及开通二维码扫码支付,就可以在线上线下各类商户实现刷手机消费。除了快速用卡,所有涉及信用卡的服务例如查账、还款、额度调整等均可在手机APP上解决。

这样用卡安全吗?该行相关人士肯定地表示:当然,虚拟卡可以避免实体卡片丢失、被复制的风险;如果用户恰好是海淘达人或者偶尔会去伦敦喂鸽子,还可以通过APP上的“交易开关 ”平台进行安全设置,根据个人购物习惯“一键”开通或关闭境内外网络、电话订购交易,或根据自己的消费习惯设置单笔或单日交易限额。从最少等7天到最短5分钟就能用卡,这就是“互联网速度”。

银行的“黑科技”还应用到风控领域。兴业银行介绍,2016年5月,该行广州分行从该行“黄金眼”系统收到预警提示,显示分行授信客户某建材生产企业风控评分异常。“根据预警提示,我们对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其实际收入来源于集团下属的物业租赁,但经营出现问题,面临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我行及时采取了强化风控的措施,保障了信贷资产的安全。” 该分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表示,由于发现风险早,并提前采取措施化解,该业务未发生实质风险。

据悉,兴业银行的“黄金眼”,就是该行通过科技与金融创新融合,推出的智能风控产品。该产品以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为核心,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结合网络爬虫和搜索引擎,模拟人工查询和评价数据的过程,通过企业客户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行为数据和银行内部数据的分析评价从而识别和警示风险,提升银行风险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防控金融风险构建智能安全防线。数据显示,自2016年在全行范围内推广以来,“黄金眼”定期对信贷客户以及类信贷客户进行扫描,覆盖风险敞口超两万亿元,其中已准确预警异常贷款约170亿元。在大幅提升风控效率的同时,“黄金眼”还有效降低了风险预警的人力成本,全年约可节约人力成本6000余万元。

银行的“黑科技”,正满足人们更多金融想象。

■B03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