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青年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9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企“老外”高管透露看中在上海创业的原因

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电子商业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爱德文(图右)和他的“中国合伙人”印义言。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股热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创客,甚至是金发碧眼的“老外”,他们中有不少还曾是外企高管。如今,他们扎根上海,打造自己的创业蓝图,甚至把家也安在了上海。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中国的电子商业是世界上最好的”

注册在张江太库·上海孵化器的上海战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大数据公司,由“老外”爱德文(Edwin Hartnell)创办。这位澳大利亚裔美国人,与中国颇有渊源。去年,这家公司参加了第一届海外人才上海自贸区创业汇活动。

“上海,我要永远留在这里。”这是爱德文对青年报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接受采访时,这位“老外”一直坚持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回答问题。已经在上海工作、生活了7年的爱德文,原来是世界第一家大数据公司——美国PROS公司亚太区总经理,去年初开始“下海”创业。

拥有美国伯克利大学MBA学位的爱德文是雷达软件的创始者和主要设计师,曾成功地把PROS先进技术引进中国及亚洲市场。在过去的15年里,他为各大行业提供大数据服务,涉及行业包括航空公司、旅游、电讯、工业、消费品及金融服务。

爱德文的父亲是澳大利亚律师公会主席,爱德文从小受父亲影响,爱上法律。但父亲并不赞同儿子学习法律,告诉他“律师是世界上最糟糕的职业”。爱德文笑着说,自己是趁父亲度假时,瞒着他悄悄学习了法律。除了法律以外,爱德文的另一个学位是工程,因此,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男”。

律师+工程师+MBA,爱德文是个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交叉学科能给我带来创造性的思维,让我把大量的科学、数学运用到市场和商务中,这是一种跨学科的流动。”爱德文告诉青年报记者,自己之所以选择在上海创业,那是因为“中国的电子商业是世界上最好的”。

对于中国,爱德文有一种特殊的情愫。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从国外引进的大项目,都是委托爱德文父亲所在的澳大利亚律所签署的合约,因此,爱德文的父亲曾多次来到中国。而1997年,爱德文也曾随父亲来过北京。

如今,爱德文和妻子、儿女一起定居在上海。大女儿在上海中学国际部读书,出生在上海的小儿子则在宋庆龄幼儿园。“我的女儿中文讲得比英文还要好,但是中国文字还写不好,会说不会写。”爱德文说,他现在也在家里跟保姆学习中文。

爱德文的大数据公司现在有12位工程师,都是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有的来自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等上海高校,也有的来自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外地高校。“他们都很勤奋优秀,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上海创新创业的热情。”爱德文说。

“老外”有个“中国合伙人”

爱德文有一个重要的“中国合伙人”,他叫印义言,担任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印义言另一个身份是华美半导体协会上海联谊会的会长。老印在硅谷待了20多年,与爱德文相识、相知于硅谷,并且最终走到一起创业。

“我一直是上海、硅谷两头跑,我们每个月都会举行演讲会,除了华人,还有很多老外参加,爱德文便是其中之一。”印义言是“阿拉上海人”,回沪创业之前,他曾任爱特梅尔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在加入爱特梅尔之前,他还于1998年担任过美商矽像公司总经理,可谓业内“老法师”。对于上海如今创新创业的氛围,他是赞赏有加:“我一回到上海,就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活力。在这里,人人都想创业,都在寻找机会。很多项目在找钱,很多钱也在找项目。我出去参加一个创业活动,可以收到很多名片。”老印由衷地说,如果想成就大事,确实需要这样的劲头。

老印说,事实上,不少新技术都始于硅谷,像电子商务,硅谷很早就有,但是最后淘宝成功了。“中国人口密集,比较适合电商发展。”这也是他此番创业在上海的理由,因为现在中国的电子商务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说到这里,老印不由得要为自己公司的技术吆喝一下:“我们采用世界尖端人工智能和模拟预测技术,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严谨地分析和模拟,可以帮助电商实现利益最大化,有助于扩大顾客流量,增加销售收入。”老印坦言,目前公司的客户仍以欧美为主,中国国内的电商对于价格策略还是“凭感觉”,“大家都在追求低价,而在国际上,对于定价都有着严谨科学的计算方式。”老印表示,待到未来中国的电商发展进入瓶颈期时,会慢慢接受世界先进的大数据分析。

去年,爱德文和老印参加了第一届海外人才上海自贸区创业汇活动。“这种创业活动都很火爆,我们参加了很多比赛,对手来自欧美、亚洲国家的都有。”老印说。

创业在上海,注册在张江,可以享受到自贸区对于高科技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老印举例道,像税收有“三免两减半”,即前3年免税,后2年税减半。原本增值税17%,现在只要3%。

上海犹如一个磁场,不断吸引着海外创业者。

统计显示,去年第一届海外人才上海自贸区创业汇活动的参会人才平均年龄43岁,其中30岁以下创业者20名;硕士及以上学历105人,其中博士73人。同时,参会人员专业化程度很高,与会创业人才拥有丰富的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平均海外工作年限约为12年,在国际知名企业有高管任职或知名高校研究经验的达57人,占比过半。

而“年轻化、高学历、精英化”已经成为即将开幕的第二届海外人才上海自贸区创业汇活动的特色标签。本次活动受邀参会人才来自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外籍人士占2/3以上,平均年龄41岁,硕士及以上学历占83%,在国际知名企业有高管任职或知名高校有研究经验的达70%,对海外技术、经济环境十分熟悉。

[相关]

“双创”已融入海外创业者心中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市各类市场主体共221.16万户,同比增长8.1%,其中企业176.78万户,增长9.1%。在新设企业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达到12.82万户,占整个新设企业户数的92.1%。这股创新创业的热情,不仅吸引了内地创业者,海外创业者也同样向往。

Emily是香港人,先生Adam是加拿大籍华人,2014到2015年间,两人分别先后从大公司的高管职位上双双离职。Emily原在香港一家大数据公司任职,而Adam是在国际4A广告公司任职创意总监。下海创业皆因两人热爱追求创新,热爱创意。

2014年,他们在上海创立了一个只有4人团队的公司,名字叫锐客(CREATEC),CREATEC就是CREATIVE和TECHNOLOGY两个词组成,他们希望融合科技跟创意,为广告业带来一定的创新想法。现在入驻上海的众创空间“U-Cube静安”,公司已经快有40名员工了。

“锐客希望把公司打造成一个平台,让热爱创意,热爱创新的年轻人能在平台上发展。我们是一家融合创意与科技而诞生的创新型互联网+公司,帮一些企业从传统变成数字化,或者做一些创新的商业理念和品牌的创新。”Emily告诉记者,上海是一个国际创意之都,这里卧虎藏龙,有很多非常有才华的创意人,现在到了资金充足、人才不缺的阶段,企业不能再简单地把资金投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或简单地扩大产能,而应该把更多投资投放到创意、研发、创新中。“创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是时候去做创意创新产业了。”Emily说。

从美国谷歌公司离职回国后入驻“U-Cube静安”创业的王崯博士说,创业就是“do something bigger”,公司能发展多快和能走多远决定于创始人学习的速度和学到的程度。中国提出的“双创”将会是一种全球的潮流。“创新创业意味着改变,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风浪,但那不过是为精彩的人生多一些注脚而已。但如果不去努力改变,你永远不知道世界会变得有多美好。”王崯创立的互趣公司,就是希望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来打造一个跨文化的社交平台,目前已在海外开始市场化应用。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