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9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艾萨克·斯特恩小提琴比赛助力中国作品国际化

余隆:平台有了但缺艺术精品

青年报记者 陈宏

    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青年音乐家。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在国家“增强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上海举办的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和热议,让“中国籍”的音乐比赛首次跻身全球顶级音乐赛事之列,也让中国作曲家写的作品被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音乐家所演奏。近日,赛事组委会公布了第二届赛事的信息,选手们的比赛曲目也继续包括了中国作品,不过,组委会主席余隆也不无忧虑地表示,中国作品走出去,在平台解决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将是创作的问题。

外国选手为《梁祝》研究中国戏曲

继去年成功举办首届比赛后,组委会宣布,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将于2018年8月10日至9月1日在上海举行,并即日起面向全球接受报名。作为中国籍的国际音乐赛事,比赛创立之初便宣布每届都将有中国作品作为比赛必选曲目,让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内外选手,感悟中国音乐的魅力,成为传递中国音乐之美的“播种者”。余隆透露,继《梁祝》成为首届比赛半决赛的比赛曲目之后,作曲家陈其钢的作品《悲喜同源》将作为选手们的竞赛曲目,出现在第二届的决赛中。

首届比赛中,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大赛规定曲目,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演奏家熟悉了中国声音,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音乐大使”。首届比赛获奖选手斯特凡·塔哈哈透露,比赛过后他仍会时不时地拿出不同版本的《梁祝》温习,试图去更好地理解故事,把握音乐上的情感处理。

“中国作品走出去,光喊口号是没用的,”余隆说,他最有触动的一点是,“小提琴比赛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还是文化的较量,去年很多选手为了拉好《梁祝》,甚至去研究中国的戏曲,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理解曲目。”

中国作品亟需艺术精品

然而,一方面是平台强势崛起,一方面面临的问题却是缺少分量重的中国作品,这是组委会担忧的问题。《梁祝》在首届是半决赛竞赛曲目,这次的《悲喜同源》则直接作为了决赛曲目,可以说对参赛演奏家们的要求更高了。余隆透露,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是由上海交响乐团为本届比赛特别策划,与北京国际音乐节、墨尔本交响乐团、图卢兹国立管弦乐团和新泽西交响乐团联合委约著名作曲家陈其钢所创作的。

余隆说:“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作品加入到比赛中来,可现在创作是个问题。毕竟,去创作一个网络音乐、影视剧音乐,来钱快,收入好,而艺术作品耗时比较长,比较苦,当然很少人愿意做。但未来需要这样的作品,上交作为领袖级平台,希望能够响应并参与到‘中国作品走向世界’的行列中来。不是写一些晚会作品就叫中国作品的,希望多写一些艺术精品——历史会记住你们。”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