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东艺新演出季今晚揭幕

艾夫曼诠释雕塑家罗丹轶事

青年报记者 陈宏

    艾夫曼芭蕾舞团还原罗丹经典雕塑作品。

本报讯 说起雕塑大师罗丹,很多人首先能想到的是复制品遍地的《思想者》,也有影迷通过德帕迪约和阿佳妮主演的电影《罗丹的情人》,知道了大师与天才的女雕塑家卡米耶·克洛岱尔在情感与艺术创作上的纠葛。充满戏剧性的艺术家轶事,在世界知名的舞蹈编导大师艾夫曼手下,成了“心理芭蕾”流派的代表作。今晚,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将携《罗丹》、《安娜·卡列尼娜》两部力作再登东艺舞台,为东艺第12个演出季揭幕。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的实力,世界公认,昨天下午,舞团主演玛丽亚·阿巴绍娃、奥列格·加比谢夫等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自豪地说:“可以说,我们舞团最普通的舞者,去其他的芭蕾舞团都能担任独舞!”

有强大的舞蹈功力,艺术家们能够将舞蹈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两年前《安娜·卡列尼娜》来东艺演出过一次,即在上海引发轰动。“对情感的表达,是艾夫曼最具特色的部分,不是以舞台技术来呈现作品,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与观众的情感交流。”玛丽亚说。

而对这次在中国首演的《罗丹》,她则表示:“可以说,我是在卡米耶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部分场次中,玛丽亚将饰演罗丹的情人、天才女雕塑家卡米耶·克洛岱尔。

她说,“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一个不幸的年代,人们不接受女性雕塑家的存在。她的光芒被大师掩盖,人生的后30年在精神病医院度过,错失了创作的机会。作为女性我很理解她的内心,感同身受。”玛丽亚说,与 《安娜·卡列尼娜》一样,《罗丹》也有对性别话题的探讨,“女性在‘应该选择的生活’和‘希望选择的生活’之间徘徊,这种抉择是极艰难的,也将最终留给观众做思考。”

罗丹的扮演者奥列格·加比谢夫则从另一角度做阐释,《罗丹》所展现的是一种流动的力量和瞬间迸发的情绪,“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痛苦而充满折磨的,这也是艺术所要付出的无言的代价。罗丹和卡米耶在心理上的碰撞,所发生的种种争执,这种情绪上的碰撞,也将是一大看点。”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