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9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90后作家出创意图书吸引粉丝追捧

图书多元化 走“新”不能忘走心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当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到底能读的是什么呢?这个原本很好回答的问题,现在却变得模糊起来。事实上,图书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具体来说,书越来越不像一本传统的书了,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听,而且可以玩,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而其背后是图书出版观念的深刻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图书发展的长久之计吗?

最近一位人气很高90后作家推出了一本新书。和他之前的图书都不相同,这次新书里不仅有16篇触动人心的青春故事,还有16首歌曲配乐(读者通过扫二维码收听,伴随文字一起欣赏),并且读者还可以通过扫码等相关选项进行延伸阅读。

这位90后作家的新书一经推出便引起了拥趸的疯狂追捧。其热度甚至于让很多传统作家都感到羡慕。但是除了“粉丝经济”外,这类书的火爆确实有它的可取之处。首先,就是书的面目开始变得丰富立体,不仅可以读文字,还可以伴随音乐来读,如同在听一场朗诵会。其次,书有了更多的附加值,虽然过去读书也可以说是在和作者进行间接地交流,但是现在,这种交流变得更为直接。这位90后作家甚至说,看着他的文字,听着音乐,就如同和读者共赴了一场青春演唱会。

图书正在变得越来越立体,一本书正在变成多元化产品。出版人沈周宁表示:“业界有句话说,如果建立了一个粉丝群,其实卖的不是商品。这说的就是作者和粉丝之间一种情感的连接。很多读者愿意购买一本书,看重的是一种‘情感’。如此图书产品变得不那么单纯,不像以前那样更看重文本内容,而是附加了很多东西。”

如果说,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读的是一种“情感”,那说到底,这类图书还是属于“粉丝经济”的范畴。试想,如果一个新作者没有粉丝可言,那即便把书再立体多元,再如何花哨,估计也是没有多少人购买的。对于“自带流量”的偶像来说,拍电影也好,唱歌也罢,都会有大量的粉丝自始至终地跟着。现在偶像出书,在文字之外,加入了一些新元素,似乎也是锦上添花之举。

这类多元化图书也给一些出版社以启示。书作为一种读本,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从竹简的时代就开始了),到了现在的多媒体时代,网络时代,是否可以有所变化了?现在的技术支持图书可以有更多的变化。过去只有纸书,现在有电子书了,这已经是一个重大的变革。而电子书就支持多媒体的运用。事实上,图书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带来大量读者,进而又促进作者的写作和传播。让书变得立体起来,不仅看书,还能听音乐,与作者交流,让很多读者购买一本书,看重的是一种“情感”,这可能是未来图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不过,把书作为多元化产品无可厚非,只是应该确保书像一本书。外在事物只能是附加,而图书的内核还是内容,如果本末倒置,那可能就得不偿失了。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