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8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一批95后淮剧新人撑起整台《白蛇传》

院团变“学馆” 青年演员好接班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淮剧《白蛇传》,青年演员挑大梁。受访者供图

昨晚,上海淮剧团的《白蛇传》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令人称奇的是,完成整台演出的是清一色上海淮剧团青年队演员,平均年龄20岁左右。《白蛇传》是淮剧传统大戏,难度很高,成熟的淮剧演员演此戏,一般也都是各演几场,大家分摊。可是现在这批年轻淮剧演员却都是一人撑满全场。而让青年人成长如此迅速的,应该就是上海淮剧团正在施行的“学馆制”。

青年报记者 郦亮

青年演员得到深入培养

生于1997年的王俊杰是淮剧中的文武小生,在《白蛇传》里演许仙。他老练准确的表演,对于人物刻画的精到,让许多戏迷惊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而王俊杰对青年报记者说,如果没有“学馆制”的培养,他一定无法如此迅速地将自己的艺术水平提升到这样的高度。

2008年只有11岁的王俊杰从老家江苏盐城到上海戏曲学校,入读上海淮剧团委托戏校举办的淮剧班(“淮四班”)。而当他2013年从戏校毕业时,也不过16岁。但是他一进入淮剧团就接受了“学馆制”的培养。每天上课下课,练功练唱,感觉是学校生活的延续。而王俊杰又是一个非常刻苦的青年,每天上课是9点,他7点就赶到团里,在排练厅多练两小时的功。

可以说,一大批青年淮剧演员就是在“学馆制”中迅速成长起来。上海淮剧团青年队队长卞玉霞对青年报记者说,所谓“学馆制”顾名思义,就是像学校那样的管理制度。青年人从戏校毕业进入院团担任演员,身份是职工了,但是还以学校的管理办法来对待他们。每天上午9点半到下午4点半的“上班时间”,“淮四班”毕业的30多个青年演员一直在进行“学馆生活”,课程都是精心设置好的,上午练功,下午练唱,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学员请假必须事先得到批准。每几个演员就有一个带教老师,他们都是上淮响当当的名家名角。

“学馆制”让青年人回炉再造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其实在过去,很多戏曲院团都开设有学馆,院团里的老师教学生,并且还有师生同台演出的机会。这应该是过去戏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模式。但是后来兴起了学院化培养。院团委托戏曲学校每个几年开设一次戏曲班,定向培养一些后备力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有一些问题。上淮学馆的带教老师、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梁仲平告诉青年报记者,学院化培养其实教的只是一些基本功,毕业生到院团时其实还是一张白纸。按照过去的办法,这些毕业生就以职工的身份参与到院团的运作之中,老一辈演员如果觉得谁是好苗子,就会不定期地给青年人排个戏。总体来说是没有什么规划的,比较随意。但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年轻人是很需要回炉再造的,但是很多人未必得到机会。

而现在的“学馆制”等于是将学校的职能进行了延伸。院团不仅给刚进团的青年人开设课程,还有“以戏带人”的整体考虑,一开始是排演一些折子戏,每个人都有上场的机会,后来就排大戏。这次3个月排演《白蛇传》就是通盘考虑的一部分。

今年才18岁的淮剧小旦演员徐晨曦在《白蛇传》里饰演小青,在台上文武双全,将小青演得入木三分。作为最小的成员,徐晨曦恐怕是“学馆制”最大受益者。她告诉青年报记者,自己从江苏盐城老家当年入上海戏校时才10岁,毕业时也就十五六岁。“可能因为年纪太小,前面几年学习对淮剧懵懵懂懂,没什么感觉。最后一年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开窍了,却很快毕业了。”徐晨曦说,“如果没有团里的‘学馆制’,我可能也就得不到更多的教育培养,对于淮剧艺术的摸索可能会很艰难。”

复兴“学馆制”很有必要

在学院化培养体制建立之前,上海很多文艺院团都有开设学馆的传统。比如过去上海滑稽人才培养,在师承之前,还有一个“集体培养”的过程。当时各大滑稽剧团都开设有“学馆”,“学馆”对社会公开招生,汇集了大量滑稽人才。人才脱颖而出,再被名师收入麾下重点培养,点面结合,生生不息。几乎现在最著名的滑稽演员都有“学馆”学习的经历,比如钱懿、陈靓、潘前卫等。

从现在的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学院化培养的办法还是无法完全取代“学馆制”。原因就是,学校的教育其实还是一种流水线的人才培养方式,而戏曲人才又是非常具体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必须由前辈老师进一步地因材施教。上海淮剧团对于“学馆制”的实践就完全地证明了这一点。王俊杰因为在学馆中表现得非常突出,现在已经被上淮艺术总监、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梁伟平收为弟子。“学馆制”是培养人才、发现人才,进而深造人才的一个必要渠道。

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自上海淮剧团推出“学馆制”之后,上海不少文艺院团也采取了这一办法。上海昆剧团就开启了“昆曲学馆”对青年演员进行系统培养。他们计划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将实现传承100出经典折子戏、6台传统大戏的教学目标,为昆曲事业培养后备人才。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