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8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教院附校校长张人利谈怎样认知孩子成长规律

兴趣才是引发孩子学习的原动力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整理

    张人利带来首次讲座。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8月28日,由团市委、市少工委联合主办的“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名校长公益大讲堂正式开讲。改革先锋之称的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带来了首次讲座《怎样认知孩子成长规律》。他就“孩子最佳发展期是什么时候?”、“习题是否越做越好?”等家长关心的问题做了解答。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整理

【主讲人简介】

张人利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基地主持人、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特聘研究员、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张人利校长领衔的教育科研成果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等第奖。

“不要输在起跑线”一定对?

摸准学生学习的最佳发展期,不抢跑也不落后

教育有三个属性,分别是科学性、社会性和艺术性。探索学习的认知规律属于科学性的范畴。

如果能巧用学习的认知规律,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显现出不同的教育效果。针对不同学生可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特别有潜质的可完成荣誉性作业。

很多人不知道,同样是荣誉性作业,布置方式不同,效果大不同。比如外语老师说,如果你们喜欢有所提高,就到我这里来拿荣誉作业,结果没人来。但数学老师规定了很多评判标准,对作业要认真到什么程度、考核等做了详细的规定,结果大家在PK,拼命做荣誉作业。

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布置作业和任务时都要了解孩子的认知规律,要符合三大标准,一是该任务不容易得到,这符合心理学;第二是题目比较难,如果一点没挑战性,大家也没兴趣;第三是题目不能太难,难到孩子都做不出来。而是难易适中,他们能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那么,什么才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发展期”呢?有一句话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有道理。因为学习本身有科学规律,学得太晚肯定不行,众所周知印度有个狼孩,错过了语言最佳期,就再也无法说人话了。在什么时候学什么是有规律的。

但现在的教育问题,不是学得太晚,而是大家都在抢跑。我曾经对到底物理、化学哪个先学为好做过深入研究。在中国,学生初二学物理,初三学化学。新加坡则物理化学同时上,欧洲先学化学再学物理。我当时分别咨询了欧洲和中国的学校为何会如此安排,前者的答案是,中学的化学比较好学,就先学吧;后者的答案是,中学的物理内容比较多,就早点学吧。

当然,这样的安排并非在座的你能改,也不是在台上的我能改。对于在座的家长可以做的是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分高,小孩子左右鞋搞不清楚很正常,不要硬逼着月份小的孩子跳绳,时间到了他们自然会跳,差几个月都不行。

学生在什么年龄阶段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是有规律的。以数学为例,小学时上课内容60课时也教不会,同样的内容到了中学20课时就够了。就拿我们学校来说,长达17年小学一年级学生不学数学。因为同样的课程一年级的学生要学五堂课,到了二年级上两堂课。你们说哪个划算?

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语言模仿对他们很容易。外地小朋友到了上海,很快就能学会上海话。而到了我这个年纪,学习外语就很难,不是我脑子笨,是年龄过了。当然,学习语言的数量过犹不及。一般学生学一门语言和一门外语就可以了,再多的话就会混淆。我记得有个家长曾带着孩子全世界跑,但最后这个孩子什么语言都说不好。

怎样才能使孩子真正学会?

不要让孩子功利化学习,喜欢才能学得好

有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小朋友成绩不好是因为没有认真听。会恼怒,“为什么我教了那么多人,其他人懂你不懂?”于是拼命对孩子说,“认真听!认真听!”

但我要对大家说的是认真听不等于听得懂。我曾常年教高三物理。有一年高考,距离下午考试还有不到20分钟时,有两个女生急匆匆跑来向我请教三道题目。我劝她们说,“小姑娘,马上就要高考了,不如沉下心好好调整心情,不要再做题了。”两位女生不依不饶,居然还威胁我,“万一下午考到了怎么办?你能担当得起吗?”无奈之下,我只能耐心为她们解题。

作为主考官,我特意关注了下午的考题。巧的是,真的有道题是刚才两位女生问到的。考试一结果,我就激动地对一位女生说,“小姑娘,这次给你赚到了,五分一道哦。”谁知,她却沮丧地说,“张校长,你中午说的题目我还是做错了。”

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个小姑娘特别笨?怒其不争。嘿,我给你们讲另一个例子: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毕业于西南联大,这是一个硬件很软、软件很硬的学校。硬件软到晚上宿舍没有电灯,软件硬到学校里都是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教授。即便像杨振宁这样的学霸,在晚年接受采访时也坦言当年有听不懂的时候,承认自己上课时物理只听懂了一半,还有一半是在晚上和同学琢磨时领会的。这说明老师教什么不能保证学生同时学会什么。否则全上海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只要放一位特级老师的上课视频,大家在下面听就可以了。你们觉得可能吗?

我发现,现在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教学。这么做的前提是,如果学生脑子是空的话,老师只要把桶里的水倒进去就可以了。但事实上,老师教的知识和经历有时和学生已经有的知识和认知是相悖的。所谓灌输式教学就是老师不管学生脑子里想什么,反正我告诉你的就是对的。譬如有一堂物理课讲的是浮力。当老师询问军舰为何能浮在海面上时?学生们脑洞大开,有的说是军舰与海面的接触面积大,有的说是因为盐水。但老师不管不顾学生们的反应,而是简单粗暴地讲了公式,F浮=G排。

我建议老师对学生采取引导式教学,这种模式同样可以运用在德育教育上。有一个学校,篮球场上的保护架被泡沫塑料包了起来,但时常被学生撕掉。有一次,校长在大会上问大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篮球架包起来呢?”有同学答,是为了保护篮球架。“那为何只包上面不包下面呢?”学生们挺纳闷。校长解释说,这是为了保护你的安全。从此以后,再没人撕保护膜了。所以说,好的教学方法,是把孩子已知的内容引导出来。

我们学校有个学生小学时读书平平,但到了中学突然对数学非常感兴趣。这位学生的妈妈到学校曾开玩笑式地问我,“我儿子有毛病吗?”这位对数学感兴趣的天才初三毕业参加高三竞赛得了全国二等奖,高二就被清华提前录取,高三赴哈佛深造。所以说,兴趣才是引发孩子学习的原动力。

学生的考试成绩能代表一切?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致力于学生德育培养

我劝你们家长不要因为一张试卷分数的好坏对孩子太过苛求。譬如一张试卷有26道题,这种测试是抽样随机的,也许换了另外26道题孩子就能考好,不要因此怪罪孩子。

我做了几十年教书先生,见过无数的学生,学生之间差异太大了。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接收1%左右的特殊学生。我曾特地请了医学专家到学校讲课,让家长们了解到人脑非常复杂,譬如有的大脑中枢控制情感、有的控制语言。有的孩子有多动症、狂躁症,这些绝非心理问题,而是需要治疗的。

有一次,我建议一位家长带孩子去看病,他一下子暴跳如雷,觉得我在推卸责任。过了一阵子,我在校门口巡视的时候,突然有个家长上来就朝我鞠躬,我定睛一看这不就是上次对着我吼的那位家长吗。原来,这位家长回家后觉得我说的话有道理,及时对孩子进行了治疗。医生说,幸好孩子求医早,有的病未必是终身的,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人与人的差异真的很大。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有的能进哈佛,也有的考不进高中。大作家余秋雨在上戏附中读书时,其他课学得平平,就是作文写得好。到现在他的语文老师还保留着他的作文。还有一次我参加电视台节目,给几位主持人出了几道简单的数学题,但他们一直搞不清楚。台下的观众都觉得他们很笨,但不可否认他们在语言上有天赋,适合当主持人。

虽然人的才能是多元的,但道德底线是共通的。有一年初二升初三,学校里竞选班干部,有个男生提出要竞选小队长,这位男生的家境并不好,爸爸是残障人士、妈妈是癌症患者,他本人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各方面表现平平。他的竞选理由是,虽然自己成绩差,但看到老师的辛勤付出,想为大家多做一些。有一次我恰好看到他补好课回到教室,负责任地把桌子椅子放好。我非常感动。在学校的晨会上,我当众表扬这位学生是静教院附校的优秀学生,男生的家长非常激动,专门到学校来向我致谢。后来,这位男生毕业后也发展得很好。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