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8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上海高中生“未来演说家大赛”本周举行复赛培训

冠军支招:学英语如“婴儿学语言”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倪彦晟

    去年“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现场。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吴恺 摄

日前,234位中学生从2000多名初赛学生中脱颖而出,入围由团市委主办的2017年“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未来演说家大赛”复赛。本周,他们就将进行赛前培训。

去年此时,傅之君也是其中一员,并拿到了首届比赛的冠军。开学就读复旦大学英语专业的傅之君支招,学英语要像婴儿学习语言一样,从听说开始,只重语法可能走不远。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倪彦晟

支招1 从生活经历中提炼比赛话题

说起去年“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决赛,傅之君提到了她的话题选择,不同于多数选手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或爱国主义精神,傅之君选择了一个社会性话题——中国的环境问题。

“其他选手讲得都很好,但内容似乎都能在网上搜到。”傅之君说,“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不少外国人已经通过网络有了一定的了解。”

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什么呢?这是决赛时赛方抛出的一个问题。

傅之君回想起了一次在美国访学时的经历。开营后,夏令营的美国小伙伴们纷纷表现出了对中国的好奇,向她抛出很多问题。

“听说中国的环境污染很严重,是真的吗?”

“你们那每天出门是不是都要戴口罩啊?”

几乎每个人都以中国的环境问题作为开场白,向这位东方女生“搭讪”,弄得傅之君很是尴尬。

傅之君想到,诚然中国的环境有待改善,但是否真的像他们关切的那样“无可救药”了呢?显然外国友人们对此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他们不了解中国的环境情况。

“世界需要了解中国的环境问题。”傅之君这样想,开始了自己的演讲。承认问题的存在,明确污染的程度,列举应对的措施,阐述观念的改变。

傅之君有条不紊地向在场的评委老师及40名留学生阐明、剖析中国的环境问题,俨然一名在向听众答疑释惑的演讲家。结束演讲时,台下掌声雷动。

支招2 学英语不能只注重语法

保送复旦英语专业的傅之君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她是一名 “一到课间就要冲出教室去打球”的人,并不习惯一整天都埋头在书堆里。

对于上课和老师的要求她一直认真完成。

比如所在中学上外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每天都有早读和晚读,以增强学生的语感。早晚读时间,会有一位领读学生在讲台上播放英语材料,学生们逐句逐句跟读。

早晚读并不是时刻由老师监督,偶尔也能“开个小差”。但傅之君始终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次早读和晚读。对于老师布置的朗读、背诵等软性的回家作业,傅之君也都会根据要求一一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照老师要求巩固,扎实的基本功很重要。”

模拟联合国也是傅之君一直坚持的爱好。查资料,准备立场文件,会上和不同国家代表用英语唇枪舌剑都令傅之君沉醉其中。

提升口语能力的同时,傅之君也遇到过“囧境”。她还记得一次参与北京大学举办的模联会议上,傅之君与同学扮演葡萄牙两位代表,在会场上表现活跃。结果因为与国家形象不符,被会场主席“批”了一通。

从那以后,傅之君感到,模联活动不仅是学生代表自我发挥的一个活动会场,更是一个需要用广阔视角看待各种全球问题并深入思考的学习平台。

傅之君是他人眼中的“英语学霸”,对于英语学习,她很认同父亲所说的,要“像婴儿一样学习语言”。“从听、模仿,到说,最后才是看和写。有些人可能一开始只注重英语语法,这样我觉得是走不远的。”

对于新一届的参赛选手,这位“过来人”说:“参加比赛是一个接受挑战、自我提升的过程。输赢从来不重要,参与并享受过程,获得宝贵的成长,足矣。”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