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7年08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化街市 面积太大开销太大 博物馆仅剩两三家

原本充满了浓郁文化气息的多伦路,这些年多了一些商家,少了一些民间博物馆。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发现整条街只剩下了两三家民间博物馆。已经86岁高龄的上海民间筷箸博物馆馆主对记者说:“开博物馆真的不赚钱,我在这里就是为了弘扬筷箸文化。以后我走了,就不会再开下去。子女对这块不感兴趣。”

■A03

原本充满了浓郁文化气息的多伦路,这些年多了一些商家,少了一些民间博物馆。8月4日和8月10日两天,本报记者分别踩点了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发现整条街只剩下了两三家民间博物馆。

“因为喜欢,我在这里待了18年。这些年,往日的繁华不复存在,多伦路变得越来越没文化了。”1933大上海馆馆主郭纯享独坐在摆满了老上海风情物件的博物馆里,悠悠地说。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没落  昔日辉煌不在,只有寥寥几家博物馆在苦撑

8月4日下午,记者前往多伦路采访,发现几乎有的民间博物馆都闭门谢客。昨天,记者重返多伦路,找到了唯一开着的1933大上海馆馆主郭纯享,此时此刻,他正坐在博物馆深处,招呼来来往往的参观者。

在入口处,竖了一块牌子“本馆摄影拍照,收费一元”。“小姑娘,拍照是要收费的。收费后随便拍。”看到两位女孩举起手机,郭纯享扯着嗓子“友情提醒”。

看到记者探访,郭纯享颇为警惕,一定要验明正身。良久,他才敞开心扉,娓娓道来多伦路的“前半生”。“多伦路是1999年开街的,这条路上曾留下过很多名人的足迹,所以开街之初就主打文化名人牌。我也是那个时候在这里买了沿街商铺。”

郭纯享口中上世纪90年代末的多伦路非常繁华,出现了10来家家庭博物馆:有筷子馆、钟表馆、石头馆、瓷器馆等等,1999年到2005年,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入口处还设有售票点,20元一张套票,可以参观10个民间博物馆,每接待一位参观者,馆主可以到多伦路管委会领取2元的补贴。

郭纯享带记者来到大门口,门旁竖着一块牌匾,上书“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特约展馆,凭票参观”几个字,如今这块牌匾也成了“回忆录”。“在参观过程中,有游客有购买藏品的需求,于是我们也开始申请工商营业执照。这样的补贴到2005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戛然而止。博物馆无需凭票参观后,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这些年,左邻右舍纷纷撤离,他们中大部分将商铺租给了其他人,唯独郭纯享和少数几位馆主坚守了下来。郭纯享掰了下手指,“现在这里只剩下2间半民间博物馆了,我、筷子馆和文博堂”。

言谈间,又有一波客人来参观。这次来的五名游客中,为首的是小时候住在宝安路上的康小姐。“宝安路不知道还有没有呢。”“有的,你看,墙上就是我收来的宝安路门牌。”“啊,那么巧!”康小姐咔嚓一下,摄下墙上挂的门牌,这一次老郭没有提收费的事,反而热情地和康小姐聊起了家常。

不一会儿,又有一位住在附近的阿姨拎着闲置的老式果盘卖给郭纯享,一套果盘开价10元,但阿姨认为,与其放在自己家里当废物,还不如放在博物馆内,能重新焕发它的价值。

几分钟后,又有一名外教闯入了这个特别的老上海博物馆,当了解到这里展示和出售的是老上海的物件后,他的兴趣更浓了。“到我馆里参观的老外可多了。”这一点让不会说英文的郭纯享颇为自豪。平时大上海的日均接待量在五六百人次,周末高峰的时候可以达到两三千人。这也是让他迄今难以割舍的原因之一。“这么多年了,很多人都走了。你问我为什么 没有走?因为喜欢呗。”

理由  面积太大、开销太大,年纪太大后继乏人

大上海的门口有左右两行字,分别是“看看大上海”、“走进多伦路”。遥指二楼的三处牌匾,上面分明还罗列了几个馆的名字,“上海报纸博物馆”、“上海多伦路地区海派文化馆”等。

郭纯享透露说,整个商铺约有180多平方米,一楼88平作为展示,楼上则是重要藏品,不轻易对外示人。但这些藏品只是他所有藏品中的九牛一毛。为了堆放近20年来不断从民间收集的各类老上海物件,他在上海租了多个1000多平方米的仓库。最近,他打算到青浦金泽古镇办一个新馆,镇里意欲打造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愿意免费给他提供一两千平方米的场地作为展示空间。

“其实,如果我把商铺租出去,也许收益会比自己做还要好。”郭纯享透露说,自己现在一个月的营收是一万多,但去掉电费等各项开支,利润并不多。其他的馆主因为利润太少,这些年陆续将商铺租了出去。

他带着记者来到街上一一细数。“你看,这家原先是钟表博物馆,馆主年纪大了去世了,现在变成一家纹身店。这家是上海民间筷箸博物馆,听说老馆主身体不是很好,最近一直处于半开半关的状态。”

此时此刻,上海民间筷箸博物馆的大门紧闭,扣响玻璃门,才有人过来开门,应门的是馆主的儿子。博物馆不大,只有十几个平方。馆主蓝翔老先生今年已经86岁高龄,他坐在躺椅上,旁边立着一个氧气瓶。“我身体不太好,有时候要睡午觉,不睡的时候,大家可以免费来参观。”

这些年,开家庭博物馆的邻居们都陆续离开了。他却坚守了下来,老先生戴上助听器,一字一铿锵,“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我在这里,就是为了弘扬筷箸文化。六七十年代,我看到有人在街上烧筷子,我从此下定了决心,你们烧筷子,我收藏筷子!”这一收藏就收藏了四五十年。

“老先生,你的博物馆会一直开下去吗?”当听到这一“敏感问题”,蓝老先生的神情瞬间暗淡下来。“不会。以后我走了,就不会再开下去。子女对这块不是特别感兴趣。”

蓝老先生透露说,前不久有一位华侨愿意出40万盘下他收藏的大部分筷子,他在纠结中。“开博物馆真的不赚钱。我现在一年的开销是一万元左右,包括电费、物业费等等,没人给过我一分钱补贴,都是自己来。”

采访临近结束,记者邂逅了老先生的两位外孙女,她们均表示,因为种种原因,做不了接班人。

[多伦路管委会]

开发和规划应由政府部门搭建平台

昨晚,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多伦路文化街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侯先生,他承认,这些年,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上的民间博物馆的生存状况的确不太好,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不是很景气。以筷箸博物馆为例,老馆主年事已高,小辈不愿接班,觉得开博物馆收益不高,意思不大。还有的则因为收入少,难以承担高运营费关门大吉,还有的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其实,对于民间博物馆政府有相应的补贴政策,但申请门槛相对较高。”在侯先生看来,政府虽然有政策,但条条框框太多,民间博物馆享受到的不多。原来最早的时候,管委会对每个参观者给予2元补贴。但这些补贴也是从文创基金里支出的,时隔多年现在给2元已经是杯水车薪,任何政策都是要配套的,需要几方面形成共识。再说,当年也是有部分民间博物馆的馆主自己提出来不再需要这些补贴,觉得接待任务繁重。

侯先生表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从1999年开街到现在,从原来的马路菜场到成为全国文化名街,政府花了很多力气。当记者问及这条街未来的规划,他表示,多伦路无法由企业层面来规划,它是虹口的一条街,对这条街的开发和规划,应由政府部门搭建平台,仅靠企业来做是相当难的。

[专家]

应该重视历史文化名街的开发利用

就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民间博物馆集体“出逃”的情况,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分析说,“民间家庭为主的博物馆如今面临很多问题,譬如馆主年纪普遍偏大,规模、功能也比较单一,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很多还面临资金上的困难。”

吴少华认为,所有的博物馆都应该面向社会公众,倘若资金来源有问题,仅仅是靠个人的力量,生存会比较艰难。“最鼎盛的时候,上海上世纪90年代有200多家民间博物馆,到现在对外开放的还剩下不足30家了。”

对于这些民间博物馆的出路,他呼吁政府要引起重视,社会要予以关注,这些馆自身也要积极转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以前奉贤有个京剧服饰博物馆,和旅游相结合。还有余榴梁钱币博物馆,也是和乌镇旅游结合起来。还有的则和经营结合起来,成立公司。”

市政协委员俞亮鑫则认为,多伦路民间博物馆数量所剩无几也许和整体文化氛围有关。这些博物馆的出逃对历史文化名街总归是损害。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历史文化名街的开发利用,考虑如何做好做大。

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则认为,历史文化名街如果长期无人问津,统筹规划就会衰败,就看政府部门是否有历史文化保护的理念了。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