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8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中国电影衍生品有市场却无创意

青年报记者 陈宏

    电影衍生品早已成为好莱坞的另一赚钱法宝。

本报讯 这些天,票房火爆的电影不少。一部电影有明星,票房也还可以,片商就会稍微动动脑筋开发点手机壳或毛绒玩具等衍生品,但绝大部分仅此而已,这就是国内电影衍生品产业的逻辑。然而,美国很多大片的周边售卖,甚至能超过票房收入,我们是产业链还未形成吗?缺的到底是什么?青年报记者近日也进行了调查和了解。

国内片商都不看重衍生品市场?

将中国的10亿票房俱乐部大片和美国大片相比,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内电影公司似乎并不看重衍生品。

记者看到过电影《心花路放》的“衍生品”,将一款补水喷雾的瓶子,包上了“防狼喷雾”的贴纸,当做衍生品送人;电影《前任攻略》,做了一些红内裤当衍生品,上面印着电影名字;即使是目前还保持着中国票房纪录的《美人鱼》,衍生品有T恤、卫衣等等,做工还算不错,却也没见有什么推广。

总体来说,国产电影在特效、人物设定上基本没有考虑配合衍生品的制作,而工业光魔、维塔工作室、Legacy等世界知名特效工作室参与的美国电影,几乎就等同于周边也大卖。也因此有人表示,不是所有电影都适合做衍生品,最适合的是动画电影。

“前两年现象级的《大圣归来》,票房逐步走高时,开始运作衍生品,因为要赶时间选择了制作简单、工艺成熟的毛绒玩具,但等版样出来开始预售时,电影已经快要下线,而且它还是单集电影不是系列,最终销量很是惨淡。”一位业界人士告诉记者。

粉丝不爱吗?

当然很多电影片商会表示,国内衍生品市场还刚起步,粉丝们没有消费衍生品的习惯,当然就不会推。而且,即使一部电影成为了大热门,衍生品就可能能大卖?毕竟,喜欢看电影的,并不代表就会去买衍生品。

这是实情,但这也是对衍生品还认识不够的原因,新成立的阿里巴巴授权宝负责人董方告诉记者,衍生品本身依旧是个商品,只是借助了电影的品牌、形象,来做了一个市场推广而已。

而记者查询了众多资料也了解到,相比于美国对电影经典形象的衍生品开发,中国电影在这方面确实处于弱势,但中国的“粉丝经济”发展神速,围绕明星的周边,有可能成为中国衍生品产业的一个突破点。

近日,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正式上映,2天拿下2.5亿票房,抛开电影本身不谈,两位主角杨洋和刘亦菲,都拥有大量粉丝,尤其是杨洋,在片方针对该片的粉丝大数据统计中,“粉丝性别分布,75%是女性,25%男性”。

女性购买力强,于是这部电影开发了十几个品类近百个产品的衍生品,除了常见的T恤、扇子、毛绒玩具、手机壳,甚至还包括了化妆品和电动牙刷!其中,毛绒玩具预售破了3万个,众筹商品金额破200万,某充电宝三生定制款超过了5万件!而它的销售额预估是3亿元。

有完整生产线,到底缺什么?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正在开发网剧的上海元力影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进入衍生品之前,我们以为从设计形象到联络厂家都要自己搞定,最后发现市场早已有了完整的产品线。”当时他所说的产品线,都还只是生产环节,但随着IP开发的逐步深入,只生产一些便宜的衍生商品,早已满足不了花大价钱买IP的片商。

企鹅影视、阿里影业这类互联网基因的影视公司是典型代表,阿里影业CEO樊路远表示,中国电影的非票房收入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 IP版权方和品牌商家都非常看好国内衍生品的发展前景,但这个领域缺乏内容商业化的基础设施。

很多国外知名影视形象想在中国这个大市场开发衍生品“处女地”,但让他们和国内大大小小的商家进行授权谈判,时间和精力成本巨大;国内已经在有意识开发各种艺术形式的IP项目,则缺少哪些能变成畅销衍生品的判断力。也因此,授权宝这样的平台才会应运而生。

“对国内影视公司来说,电影的衍生品开发,会受制于票房和是否有系列电影的因素,这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一般衍生品开发,最好是选择有电视剧、动漫作品、游戏等内容的开发,它们的热度周期会更长。”董方说。

此外,更重要的是,如果想开发衍生品这种票房之外的收入来源,就必须从项目之初就让设计师介入。他举例说,《疯狂动物城》的火爆,行内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兔子朱迪警官使用的胡萝卜笔,就是前期设计好以便后期做衍生品开发的,而它后来也确实热销。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