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8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上海发布“地震科技创新计划”

认识孕震环境 减轻灾害风险 打造韧性城市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本报讯 上海近日发布了《上海地震科技创新计划》,明确了“透明地壳”、“韧性城市”、“智慧服务”3个研究方向,在上海及邻区地下精细结构与海域断裂构造探测、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防御、地震安全智慧服务等方面组织布局一批重点项目和课题。

据悉,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984年5月21日发生在南黄海的6.2级地震、1996年11月9日发生在长江口以东海域的6.1级地震,都对上海造成了相当的影响。

“透明地壳”研究方向的重要任务是要聚焦地震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通过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应用,开展上海及邻区的地壳岩石圈的结构与地下的精细结构探查研究,构建上海及邻近区域高分辨率壳曼三维结构模型,提升地震重点危险区判定的准确性。特别是今年以来对上海产生较大影响的地震都发生在海域,加强东部海域地震构造环境探查,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设定上海的抗震设防标准。

“韧性城市”研究方向聚焦“应对超大城市多元化风险,保障城市水源、能源和生命线系统安全,建设一个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韧性的、有恢复力的城市”中的相关的震致灾因素。通过网络化分析、神经网络等方法科学评估上海的地震灾难风险,研究发展城市韧性理论与技术,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由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智慧服务”研究方向将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模式,提供更精准更具时效性的防震减灾信息产品,辅助政府决策,指导公众应对,为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人员伤亡不大、城市运行不瘫、社会秩序不乱”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