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在行动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7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暑期公益夏令营 领略课堂外的人生风景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陆安怡

本报讯 暑期到来,许多青少年参与到夏令营活动中,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假期生活,还有助于拓宽视野,收获更多成长经历。尤其是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社区中也出现了各类公益夏令营,少年儿童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这类活动,提升公益技能。其中,还有面向外来务工子女举办的夏令营,致力于促进这一群体感受社区温度,更好地融入城市。

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带他们感受并融入城市

“一群人,一起走,一起成长!”近日,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办的“徒步上海--人生地理成长营”结营仪式在延吉社区第三睦邻中心举办。据了解,本期夏令营持续5天,共有25名小朋友参加,年龄在7到12岁左右。延吉社区附近有一所小学,其中60%左右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我们夏令营的成员大多来源于这所学校。而且招生时没有特别提出只招募外来务工子女,也是希望他们能和本地孩子在夏令营中更好地融合。”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本次人生地理成长营中,孩子们一同参观了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植物园等科普场馆。营员任品嘉告诉记者,他对科学知识很感兴趣,行程中,最令他感到过瘾的就是上海科技馆和上海博物馆,“看到许多有意思的展品,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任品嘉的母亲于女士说,“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既能和小朋友结伴游玩,还能开拓视野。”

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全程通过地铁和徒步的方式进行,“希望孩子们能够适应这座城市,譬如乘坐地铁时,学习耐心排队和左行右立的手扶梯规则,同时,感受父母平时的上下班场景,体会生活的不易,从而学会感恩。”

随着人生地理成长营的结束,延泽的另一项夏令营项目--亲子营拉开了帷幕。这一活动关注“候鸟儿童”的亲子关系,“这些孩子就如同候鸟,假期时来到爸爸妈妈服务打工的城市,上学时又留守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活动为期4天,共有约16名小朋友及10位家长参与。

期间,夏令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突破双方的意识局限,让家长和孩子学会表达,更了解对方。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留守儿童可能一年只和父母见一两次面,这个数字听上去难以接受,希望此次活动能引发社会对于留守儿童家庭的关注,让这一群体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以及社区的温度和人文关怀,获得心理支持。

“服务学习”教青少年如何进行志愿服务

除了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群体,夏令营还致力于提升社区青少年的志愿服务能力。

少年志公益挑战赛是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一年一度的重头戏,而“服务-学习”夏令营是少年志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任艳萍介绍说,“我们用‘服务-学习’的理念培养青少年社工,希望他们能在社区服务中站在被服务者的角度,设计出服务项目,来满足真正的需求。同时,自身也在活动期间,得到收获和成长。”

夏令营最后一天,主办方举办了服务调研报告会,营员们根据调研情况设计出了相关服务项目,包括环保、幼儿关怀等不同领域。而且他们还会实施这些服务项目,并在下一个月总结反思服务情况。最终,少年志公益挑战赛将在10月举行“服务-学习”论坛。任艳萍表示,希望能推动“服务学习”理念的发展,让更多青少年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

进才中学北校的初一学生谢逸萱平时经常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今年已经是她第二次参与“服务-学习”夏令营了。她说,如今自己会在参与公益前有所准备,制定服务目标,以提高志愿服务的有效性。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