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市民文化节市民舞者舞出生活姿态

老中青齐参与 广场舞不再独美

青年报记者 郦亮

    舞蹈大赛上,演员正在演出舞蹈。 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经过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的三天的决赛,上海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决出了百强市民优秀舞蹈团队。无论是参赛舞蹈的整体质量,还是青年人的参与度都较往年有大幅度提高。这让人们对这座城市群众舞蹈艺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青年成市民舞蹈大赛重要力量

此次上海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由长宁区主办,长宁区文化局、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和上海市舞蹈家协会共同承办。这也是这个市级群众舞蹈赛事的第三届。青年报记者从第一届开始就关注着这个赛事,今年可以说是新意最多的一届。

首先,舞蹈的品种大幅度提高。过去一说舞蹈大赛就是广场舞比赛,甚至整个大赛原本就是叫广场舞大赛。但是这次不仅有广场舞,还有流行舞和其他舞种。包括在群众业余舞蹈比赛中很少见的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和民族舞等,都有呈现。而且无论是舞蹈的编排还是舞美,水平都很高,显出了专业化水准。这说明舞蹈在市民中的普及面正在不断扩大。

其二,青年舞蹈爱好者的大幅度介入,让整个舞蹈大赛充满了勃勃生机。过去一说舞蹈大赛,就是广场舞大赛,而广场舞的主角当然是广场舞大妈。虽然她们跳得也很投入、很有热情,但是她们毕竟只是市民的一部分,让人感觉到这个舞蹈大赛的不完整。但是这次青年舞蹈爱好者参与积极性非常高。今年45岁以下的在职青年舞蹈团队数量,占到了整个舞蹈团队数量的15%。这些青年人白天工作,晚上和周末排练,排练时间自然比前辈们要少得多,但他们却表现出了非常高的艺术素养。

上海“舞蹈高地”效应凸显

对于今年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可喜的新现象,长宁区文化局副局长周薇在接受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并不是偶然。首先从大的环境来讲,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民需要提高生活品位,这时舞蹈就成了一种非常合适的品位提升方式。但是光有需求显然不够,此次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如此生机勃勃,也现实了上海近年“舞蹈高地”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政府的这种推动和普及是非常具体细致的。此次进入决赛的这些舞蹈团队之所以如此专业,和舞蹈指导员的配送机制是分不开的。所有的入围团队,都可以在市级、区级和社区三个级别上得到公共文化配送体系配送的三级舞蹈指导员的免费辅导。这些指导员都是专业舞者出身,他们对于市民团体的高标准和严要求的辅导,使得市民舞蹈水准大幅度提高。

不仅如此,演出场所对于舞蹈水准也是息息相关的。有什么样的演出场所,就有什么样的舞蹈。为了让优秀的市民舞蹈团队也能在世界一流的舞台上展现风姿,这次长宁区投入了大量资金,承担了场租成本。这次国际舞蹈中心一场的场租费就在10万元左右。而9月优秀舞蹈团队还将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展演。所有的场租都由政府埋单。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