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新添15项区级“非遗” 近半是美食

浦东现有的非遗项目总数达到70个 位居全市各区之首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本报讯 浦东“非遗”大家庭再添15个新成员。第六批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久前完成公示。至此,浦东现有的非遗项目总数达到70个,位居全市各区之首。有趣的是,新增的这15项“非遗”有6项是美食。

老桥头酥式月饼制作技艺,保护单位:惠南镇文化服务中心。光绪年间,这一月饼的创始人樊掌生家居六灶的太平桥旁,人们把太平桥呼作“老桥”,因此月饼被称为“老桥头酥式月饼”。针对“低油低糖、追求健康”的现代饮食需求,第三代传承人樊龙全对月饼原材料严格配比,保持松脆喷香,咸而鲜美,甜而不腻,一口咬下多汁鲜嫩。在品类上,已有日本豆沙、咸蛋鲜肉、南非椰蓉等多种口味。

醉螃蜞制作技艺,保护单位:书院镇文化服务中心。居住在书院沿海地区的居民,尤为擅长醉海鲜制作。醉海鲜通过白酒及其他调料的腌制后,咸香鲜美、爽脆可口,完美保留海产品原始鲜味。醉海鲜最主要的海产品原料有贝壳类的泥螺、海蛎、海瓜子、蛏子、毛蛤,蟹类的螃蜞、梭子蟹,以及白虾和虾蛄。

凤露水蜜桃栽培技艺,保护单位:上海桃咏桃业专业合作社。新场纵横交错的河道灶港便利了灌溉,为当地生产晶莹剔透、入口鲜甜、高品质的凤露水蜜桃,提供了十分优越的生态环境。水蜜桃栽培技艺在新场具有300多年的历史,新场人总结了定植技术、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等精湛的传统栽培技艺。

盐仓水晶年糕制作技艺,保护单位:祝桥镇文化服务中心。盐仓水晶年糕的发祥地祝桥,曾是下沙盐场四团盐仓的所在地。到了清代,民间开始利用自己种植的大米抟粉制作年糕。民国伊始,当地的年糕加工技艺已名闻四乡。上世纪70年代,姚梅生在担任盐仓食品厂工人和厂长期间,一方面继承了当地传统的加工技艺,另一方面学习上海乔家栅的年糕制作技艺。经20多年总结研究,姚梅生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制作出白亮、细腻的水晶年糕产品。

牛肚咸菜制作技艺,保护单位:上海牛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老港镇牛肚村是南汇雪里蕻咸菜生产的发祥地,故称牛肚咸菜。牛肚咸菜从培育良种、栽培技术到收割腌制等,形成了一套传统工艺,腌制时不加色素、无添加剂、无防腐剂,具有味鲜、脆嫩、色黄三大特点。

周浦羊肉制作技艺,保护单位: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周浦羊肉制作技艺以及人们早上爱吃羊肉烧酒的习俗,在清代中后期开始形成。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周浦羊肉制作技艺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镇上有顾家、凌家、谢家、张家等10余家羊肉店,每天屠宰数十头羊,生意特别红火。目前,周浦人早上吃羊肉烧酒的饮食文化,风靡新场、惠南、三林、川沙、北蔡等地。

[浦东其他9项“非遗”]

传统凿纸技艺(保护单位:书院镇文化服务中心)

灶台砌筑技艺(保护单位:大团镇文化服务中心)

浦东木雕(保护单位:浦东新区新场镇宋龙平木雕经营部)

渔具捕捞和制作技艺(保护单位:南汇新城镇文化服务中心)

顾氏喉科喉吹药制作技艺(保护单位:北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叶传太极拳(保护单位:上海柔克斋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江南丝竹(扩展)(保护单位: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

川沙(曹路)传说故事(保护单位:曹路镇文广服务中心)

沪剧(扩展)(保护单位:祝桥镇文化服务中心)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