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杨浦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遍设睦邻中心 打造熟人温馨社区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政立二睦邻中心。受访者供图

2014年上海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市委“一号课题”,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为了打造有温度的城区空间,杨浦目前在全区建成了54家睦邻中心,让人与人间的距离缩短。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5年社区社会组织数翻番建立“优选名册”,坚拒“黑名单”

据杨浦区委副书记徐彬介绍,在杨浦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的这5年来,实现了社区社会组织数量的翻番,目前全区现有社会组织702家,其中有300家社会组织活跃于社会治理和基层领域;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逐步扩大,区政府用以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资金逐年增长,2016年达到4807万元。

为了确保购买服务的质量,杨浦建立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优选名册”,使得一批服务好、口碑佳的社会组织脱颖而出。同时,打破“优者恒优”的概念,采用“一年一评、动态调整”的方式,鞭策入选社会组织始终守牢公益服务的“质量线”,鼓励未入选的社会组织继续努力。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共享、信用平台、信息公开”,充分运用税务、食药监等部门所共享的日常监管信息,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社会组织,给予年检不合格的结论,对于信用等级较低、被信用平台列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的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服务、规范化建设评估等方面对其进行一定限制,以此促进社会组织自律自治,净化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

这5年来,杨浦先后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文件,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街镇层面的全覆盖。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扶持,已经形成了政策体系不断完备、空间拓展务实有效、平台建设优化提升的社会组织融入参与社会治理的“杨浦模式”。

打造有温度的城区空间睦邻中心盘活社区资源

“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是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所提到的,也是杨浦推动“睦邻中心”向“睦邻家园”发展的根本遵循。2014年,民政部把杨浦区睦邻中心建设列为当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睦邻中心之外的楼组、庭院、小道、花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为社会组织“施展拳脚”提供了广阔空间。“在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下,我们正努力打造有温度的城区空间,自睦邻中心起始,向睦邻街区、睦邻社区、睦邻城区、睦邻家园递进发展。”李雅平介绍说,目前该区已建成睦邻中心54家,主要由社会组织承接整体运营或项目服务。

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负责运营延吉第四睦邻中心和控江靖宇南路睦邻中心。在睦邻中心建设和运营前期,新途委派专业社工从社区概况、人群特点、服务需求、居民期望等入手,以抽样调查和小组访谈开展社区调研,作为场馆功能设置的基础和依据。例如:控江靖宇南路睦邻中心地处街道中心地段,既有老式公房小区,又有新式商品房小区,人群需求各不相同。根据调研结果,工作人员提出了以“屋”的概念划分空间和设置功能,建立了以互联网+社区综合服务的“智慧屋”,满足居民网上阅读、网上购物等需求;建立以便捷生活服务为主的“惠民屋”,提供日常助餐、便民维修等服务;建立以家庭代际融合为主的“多代屋”,为家庭联谊、亲子沟通提供活动空间;建立社区公益平台、青年聚集交流的“创客屋”,为社区提供公益项目服务、多人群交叉互动的场所。

既然是“百姓会所”,睦邻中心服务设置就应该贴近百姓所需,问需于民。新途所运营的场馆就特别强调动员社区力量,共同参与中心运营和管理。工作人员通过选拔社区居民领袖,组建“睦邻中心自治家园理事会”,每月定期召开会议,以民主议事的形式共同对中心的项目开展、空间使用等情况进行讨论和协商,以贴近和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

坐落于政云路220号的政立二睦邻中心位于新江湾城街道的最南端,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新江湾城街道西南区域重要的睦邻中心,服务着四个居委、17个小区约6000户居民。随着淞沪路以西地块居民入住率不断提高,受益居民数量也同步增长。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