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球周刊·风云

上一版   

 

2017年07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超半程观察——现象篇

重金投入 难掩重重乱象

青年报见习记者 蔡创

    周培骏 制图

随着2017年进入下半年,中超也抵达赛季半程节点。回想年初,中超以超过3亿欧元的投入成为全球冬季转会期最烧钱的足球联赛,各路大牌名帅和世界级球星纷至沓来。然而,现实却是用半年时间展示了另一番残酷的事实:球场暴力、主帅下课、足协重罚……一幕幕“乱象”。 

青年报见习记者 蔡创

关键词·下课

6名主帅离任,中超掀“下课”潮

亚泰的李章洙、智诚的黎兵、国安的何塞、苏宁的崔龙洙、建业的贾秀全、泰达的帕切科……赛程刚刚过半,中超“下课”的教练也已经快要过半,这让人不禁感慨中超主帅已成“高危职业”,“下课潮”来势汹涌。相比于上赛季只有4名主帅下课,本赛季对足协新政的适应和调整能力不强、球队战绩差,无疑是6支球队主教练下课的主要原因。

本赛季至今的6名中超下课主教练中,有5人都是上赛季就已经在队执教球队的,只有何塞是这个冬歇期加盟,也就是说他们经历了球队几乎整个冬歇期的调整与备战,从引援到体能储备再到技战术的打磨,都有时间形成自己的风格,不过实际情况并不如理想般完美。

先拿江苏苏宁来说,崔龙洙下课时苏宁中超仅取1场胜利,陷入保级苦战,亚冠出局更是意味着球队的双线失败,而这样的失败或许是从赛季初的引援就已经有所预示了。据了解,冬季转会窗口崔龙洙列出了一份引援名单,其中包括糜昊伦、王永珀、饶伟辉等实力经验兼备的内援,不过最终俱乐部只“送”给了崔龙洙汪嵩、高迪以及曹海清这样的引援,这并非崔龙洙的本意,在任航、孙可两大核心相继离队后,江苏队在内援的实力上入不敷出,成绩下滑其实不足为奇。

而成绩则是这些主帅下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作为本赛季中超下课的首位主帅,李章洙1平4负的成绩单无疑是下课主因,其下课时长春亚泰排名倒数第1。黎兵前6轮1胜1平4负积4分,6轮战罢贵州智诚排名第14位。贾秀全开局12轮仅取1胜积8分,排名第14位。帕切科带队11轮积10分排名第11位,距离榜尾仅有一场球的差距。

而北京国安目前排名第7位,距离亚冠区已经有7分差距,3轮不胜何塞难辞其咎。江苏苏宁与上赛季的反差最为明显,联赛至今仅取1胜,志在冲击亚冠的苏宁或许要改变赛季基调了,保级和生存才是球队最紧迫的任务,崔龙洙下课时江苏苏宁仅积8分,排在联赛倒数第2位。

无疑,糟糕的成绩是中超主帅下课的最主要原因,成绩出色可能会掩盖一些问题,而一旦成绩惨淡,很多此前不是问题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特别是当球队遭遇惨败时,很多比赛的结果甚至直接伤害了球队的感情,这个时候俱乐部必须有所行动,而在教练位置进行调整,是给球迷的安慰,更是给管理层自己一个交代。

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外教不好混,本土教练更是如履薄冰,马林执教的辽足刚刚在客场1比8输给申花,作为中超为数不多的本土主帅,他又能再熬多久?

中超主帅“下课”的狂潮刚刚平息一波,但难保后面的浪潮不会更大。

关键词·重罚

足协严打 罚单满天飞

2017赛季中超上半赛季,需要在罚单上落款的纪律委员会主任王小平被球迷调侃为最忙碌的足协工作人员。

此前15轮联赛,足协共向中超俱乐部开出54张罚单。算上第15轮联赛的8张罚单,中超半程罚单已经高达62张,正好超过了去年全年61张罚单。考虑到苏宁和国安比赛赛后冲突的罚单尚未开出,本赛季中超半程的罚单将远超去年全年水准,这也创造了中超联赛有史以来的罚单纪录。

从罚款金额来看,前14轮总计99.8万元,随着本轮开出的多张罚单,罚款总金额已经轻松突破100万元大关,这其中上海上港已经累积被罚了42.1万,排名第二的是上海绿地申花,他们已经被罚了17万,上轮广州富力连吃3张罚单被罚11万,让他们的累积罚款数额达到了14万,中超卫冕冠军广州恒大以被罚13.8万排名第四。

就在连续给上港开出罚单之前,中超阶段总结会在长春召开。中国足协释放的信号很明确:严打各类违纪。一系列罚单接踵而至,给予外界的观感和对中超的影响,简单、直接、冲击力十足。

在中超已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中国足协收紧处罚尺度,严打严管严控联赛的各个方面,目的是希望联赛往健康和合理的方向发展,用心良苦。但目前的联赛并非乱世,飞速发展数年之后的中超,存在问题,存在非理性、不合理的地方,但并非混乱无序。

更重要的是,这些罚单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比赛中裁判低水平的执法引发的。足协派出的裁判引起争议,然后再处罚争议中的球员、教练和俱乐部。而足协的处罚就像其派出的低水平裁判作出的判罚一样,阴晴不定,难以适从,难以服众。

关键词·分化

U23球员使用 两极分化严重

赛季初,中国足协略显仓促地出台了U23球员新政,打了很多俱乐部一个措手不及。但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新政的出发点是为年轻球员获得更多联赛中出场的机会。

联赛接近半程,联赛里的U23球员确有拔尖者,比如铁打首发的富力后防中坚黄政宇,卡纳瓦罗相中的权健后卫刘奕鸣,长春亚泰的国青队长何超,河南建业队中的龙成、钟晋宝、胡靖航,他们几乎打满了迄今为止联赛所有场次。即使是竞争尤其激烈的前锋线,上港的韦世豪、重庆力帆的南松、华夏幸福的桂宏都曾打进过精彩进球,其中,南松本赛季出场11次,基本能撑到下半场。

但是,中超球队对U23球员的使用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像河南建业、天津权健、贵州智诚等队伍,超过1名U23球员首发已是常态。前13轮里,U23球员出场最多的比赛是贵州智诚对阵河南建业,共有7名U23球员先后出场。

在另一个极端,像延边富德、上海上港、辽宁宏运等队,U23球员经常只是首发踢个20分钟,然后被程式化地换下,场均出场时间不到25分钟。这相当于自我削减了一个换人名额,一旦后面的比赛球员出现意外受伤,教练赛前的比赛计划也就全部泡汤。

目前中超有关U23球员的使用问题,正在慢慢变得“不是问题”,各支球队已经相对熟悉。2017赛季的U23新政,总体来看还算成功,毕竟很多U23球员提前一两年获得了非常宝贵的出场机会,甚至一些球员还赢得了里皮的认同被选进国家队。

当然,U23新政会对球队造成一定影响,这个问题主教练最有发言权,有些U23球员能力可以达到教练的战术要求,但有的U23球员还达不到教练的期望值,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赛季的新政还比较宽松,明年(2018赛季)对U23球员的“提拔”程度还会加大。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