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6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决“填什么”和“怎么填”的疑问

上海市本科招生咨询会举行上大公开“专业就业家底”为考生支招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招生咨询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上海实施"3+3"新高考方案的第一年,也是上海考生在考后填志愿的第一年。为了服务考生和家长,2017年上海市规模最大的本科院校联合大型招生咨询会前天在上海建桥学院举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沪上33所本科院校招办工作人员现场设摊,为近1.2万考生及家长提供权威咨询与建议。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支招 1

最多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2017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本科批次的志愿填报及投档的基本单位今年首次由“院校”改变为“院校专业组”。

高校根据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形成若干个“院校专业组”。一个“院校专业组”包括若干个不等的专业。本科普通批志愿填报数量由往年的最多可以填报10个“院校”志愿改为最多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即本科普通批次填报志愿也从以往10所院校,每所院校6个专业,到24所院校,每所4个专业,以此鼓励学生依据自身学业水平,从兴趣出发,合理填报专业院校。

青年报记者获悉,在沪招生高校已于2015年公布了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将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在上海开展招生。考生的选考科目只要有1门与该“院校专业组”科目要求相同,即具有填报资格。

同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之间互无关联,符合填报资格的考生可以填报某所高校的1个“院校专业组”,也可以填报同一所高校的多个不同的“院校专业组”;既可以连续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也可以间隔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

支招2

各所高校或以专业组划分录取分数线

有关专家指出,与以往文理分科时,每所高校只产生文、理两类录取分数线不同,以各类“专业组”划分后,各所高校将以专业组划分录取分数线。

据了解,2017年上海电机学院秋季在沪本科招生人数为840名(含艺术类60名),招生计划数与去年持平,普通类本科共分为三个专业组,学校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以及市级应用型本科专业)单独列入科目组1,招生计划70名;其他工科专业列入科目组2,招生计划399名;经济、管理、语言类专业列入科目组3,招生计划为311名。

上海电机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孙利钢说,学校已拥有34个本科专业,都是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与上海产业结构布局及“四个中心”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基础上设置的。以2017年首次招生的3个新专业为例,“电机电器智能化”和“电子封装技术”服务于先进制造业和大飞机项目,“数字媒体艺术”则瞄准了智能制造和健康服务领域的人机交互需求,它们都是在充分调研行业产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全新的人才目标和定位推出的。

上海建桥招生办副主任张磊介绍说,今年建桥学院设有2个专业组,选科要求不限,专业组1为原文科、经管类专业,专业组2为原理工科类专业,同一专业组之间可进行专业调剂。

支招3

把握综合评价批、提前批实现“三保险”

复旦招办主任指出,对于在综合评价批、提前批安排有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招生计划的省市,考生更应该尽量在这些批次也填报复旦相应的专业志愿,以尽可能提高录取率。因为综合评价批、提前批均在第一批前完成录取,即便未上线,也不影响之后一批次的录取,实现“双保险”甚至“三保险”。

据介绍,复旦大学将根据各省市的实际生源情况设定调档比例。若考生服从所在省市专业志愿调剂,原则上“进档即取”。同时,复旦也着力提高考生专业志愿录取率,高考统招考生达到所在省市复旦1:1录取线,在填满专业志愿的情况下,原则上满足其所填写专业志愿之一,不再调剂录取。

今年,同济大学在上海继续实施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学生综合素质测试”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工作,计划在上海综合评价招录240人,这占到了该校今年在沪招生计划总数的近一半。该校面向上海(以及浙江)的选考科目分为“物理”“化学或物理”及“不限”三个专业组,在上海综合评价录取的招生专业(类)共有29个,其中选考科目为“物理”的专业(类)有24个,选考科目为“不限”的有5个。同济大学将按招生计划数的1.5倍确定入围“校测面试”的考生名单,入围考生将于6月28日参加作为“综合评价”选拔重要环节之一的“校测面试”。最终将按照考生“综合成绩=高考投档成绩(折算满分600分)+面试成绩(满分300分)+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满分100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录取。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廖宗廷教授表示,高校实施“综合评价录取”人才选拔机制改革,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能打破“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推动高校从“招分”向“招生”的根本转变。同济大学根据上海“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精神,按照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希望通过面试,结合学生高中综合表现、兴趣爱好、目标追求,重点考察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创新精神、专业兴趣、学习方法、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推动大学招生与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相关新闻]

上大亮出“专业就业家底”精准服务考生

上海大学全国首创的一套志愿填报服务系统在此次咨询会上亮相,可以解答考生和家长们普遍关注的几大问题:专业就业情况、该专业毕业生去向、升学比例、毕业生竞争力、就业薪酬以及该专业就业的主要用人单位等。可以说,这些问题都是历年招生咨询时考生和家长迫切集中提出的问题。

高教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分析课题组负责人叶志明教授说,考生只需在6月18日后登录该服务系统网站(zyfzfw.shu.edu.cn),即可获得个性化的志愿填报指导,其反映的专业前景和毕业生去向等数据,均源自近十年上大上报市教委与教育部的相关统计报表。

公开的就业数据来源自学校上报上海市教委与教育部的本科初次就业方案,时间跨度从2008年到2016年,9年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全数据公开上海大学所有本科专业就业数据和行业匹配关系,可以回应考生填报志愿时的有关问题与困惑,呼应我国高考改革强调专业填报的大趋势,为今年高中考生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

在叶志明看来,填志愿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填什么,二是怎么填,但许多考生和家长往往把这两个问题交织在一起。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相互影响与干扰。

“亮家底”固然透明,但必然有的专业数据好看有的令人尴尬。对此,叶志明认为,这充分说明了上海大学的底气与自信,部分数据不太“漂亮”的专业恰恰可以倒逼学科建设的改革,这对考生精准填报志愿、对专业学科发展都是好事情。

[特别提醒]

高招专家建议,考生在志愿填报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以自己的学业水平为基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填报志愿。

二是志愿选择应保持一定梯度。填报本科普通批次时,要注意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梯度填报志愿。

三是要熟悉和适应“院校专业组”的设置方式,充分重视模拟填报志愿的机会。

四是要谨慎填报有限制条件的志愿,建议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以最大限度降低退档风险。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