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5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上海各界团干青年畅谈学习韩正复旦报告感悟

时刻提升自己 做好青年“引路人”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周胜洁

    报告会“干货满满”,也让复旦教师们深受鼓舞。通讯员 刘畅 摄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前天下午来到复旦大学,为师生们作形势政策报告,解读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与师生们一同回顾上海城市发展的历程、分享城市未来发展的愿景,并回答师生们的现场提问。

这是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上海市领导进高校作形势政策报告的第一讲。昨天,许多高校师生、各界青年纷纷畅谈学习感悟。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周胜洁

高校师生 当创新人才 全方位增长才干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5级硕士生范佳秋说,对于复旦学子来说,服务上海,服务国家,是一件可以从当下就开始做的事情。“我想,在学校里面,不仅仅只是埋头读书,更要将我们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走到上海的各个社区、街道、不同的单位,去学习去实践。”复旦大学外文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时颖印象最深的是“不进则汰,慢进则退”。作为一名复旦人,时颖认为,应该时时用这一句话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的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当中。她觉得,未来应该利用好自己的专业优势,尽可能投身到诸如国际组织之类更大的平台,为祖国赢得更多的发声权。

这场被同学们称为“干货满满”的报告会,也让复旦教师们深受鼓舞。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枫林校区管委会主任钱海红表示:“创新是复旦的气质,我们基础医学院要进一步花力气营造吸引人、凝聚人、培育人的卓越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医科人才汇聚的高地。”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厉家鼎也同样对创新的意义颇有感触:“在全球经济长周期的尾端,创新尤为重要。韩书记的话,提醒我们要不负使命。”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会主席周刚表示,在上海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复旦江湾校区的定位也更加清晰,它将作为复旦大学理学学科的研究生院及科研基地,促进加快“双一流”建设,为上海市以及国家的各项建设做出贡献。

不仅如此,其他高校的师生也倍感振奋。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木纳瓦尔觉得,应要发扬钻劲韧劲,多知其所以然,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掌握真本领。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学生向伟林深感时代需要复合型的创新人才,需要广大青年学子向往诗和远方,需要全方位地增长本领。

作为华东理工大学的一名思政教师,刘少文说,思政老师这支队伍是与学生最贴近的老师,最能够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一群人,“我们不但要与时俱进,时刻提升自己,更要担好‘引路人’的职责。”

高校团干部 努力为学子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

复旦大学团委书记赵强说,韩书记的报告,让我们看到国家、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如何为青年创造展示才能的舞台。“对共青团干部来说,是一剂强心针,让共青团干部更加坚定团结和带领青年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是一盏指路灯,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青年的工作,要从青年的发展和需要入手;是一把衡量尺,告诉我们青年工作的关键,在于引领青年参与到国家、社会的建设中来。”赵强说道。

同济大学团委副书记谭武认为,韩书记的报告让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团干部们备受鼓舞。“为学子搭建全方位发展平台是高校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正如韩书记所说,青年大学生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未来,我们将继续引领广大学子坚定信念、永不言弃,为服务青年学子成长成为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为服务上海建设创新之城不懈努力。”

华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朱文佳说,报告催人奋进,沪上青年学子要在扎实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尤其应该着眼城市发展中的焦点问题,解放思维桎梏,激扬创新勇气,用学习和创新的成果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活力。要把个人命运与城市发展、社会需求相结合。“沪上青年学子尤应努力成为勇于创新、关怀人文、关注生态建设的沪上新市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团委书记王佳杰认为,韩书记的报告再一次点燃了高校青年投身国家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壮志与热情。上海是创新之城,高校共青团的改革发展也应紧贴城市发展脉搏,将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引导青年自觉创新作为植根于“需求导向”的改革路径和激发团组织活力的“清洁燃料”,树立青年创新典型,响应青年创新之声,激励更广大青年在时代的大潮中做出贡献,在创新的进程中奉献青春。

“报告让海大学子深受鼓舞。”上海海事大学团委书记梁亮表示,学校团委一直致力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担当的航运人才,为上海的城市发展尽一份力。“围绕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每年学校立项近一百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学校予以指导和扶持。成立志愿者服务团队,致力于海滩清洁、水资源保护,以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这也是在创建生态之城的过程中,让城市更加有温度。”

团区委 开展项目为高校学子创设环境

“韩书记在复旦大学为师生们作形势政策报告,我认真学习了下,对 ‘创新、文化、温度’这几个关键词印象很深。”团闵行区委书记徐豪说道。

徐豪觉得,要努力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对青年来说是一份嘱托,青年要和上海这座城市共同发展。“我们要担当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对国家尽责,对社会尽责,对自己负责。”

闵行区域内有交大、华师大等优秀高校,这是闵行的优势,徐豪觉得团区委更要充分运用好这些优势,竭诚服务青年的实际需求,特别是针对这些高校实际情况,更关注青年就业创业需求,扎实做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近几年我们开展了闵行区创业英才‘雏鹰计划’等项目,遴选优秀创业者进行重点培养,这其中就有很多高校青年参与。下一步,我们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为青年成长成才打造好环境。”

在远郊奉贤,拥有上师大、华理等7所高校。团奉贤区委书记朱丽雅说,她印象深的是,韩正书记在与复旦师生交流时提到:“未来的城市是你们的,是年轻人的。”这正说明,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正需要大量各界青年人才的智慧和力量。

朱丽雅表示,团奉贤区委正实施推进“奉贤区滨海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奉献·奉贤’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为的是为城市发展培养青年人才。

其中还积极推进“区校联动”,通过完善联动机制,进一步与在奉高校团委对接,促进与区域内高校团委青年工作的互动交流,“通过组建博士团、硕士团入驻区内有转型需求的企业,推进高校青年人才、科技等资源的引进、利用和转化,为贤城发展、上海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