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7年05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自博馆推夜游活动 吸引众多青年观众 打手电看标本

    昨夜,青年观众打着手电夜游上海自然博物馆。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首次推出了“博物馆之夜”。青年报记者在现场感受到,虽然没有像影片《博物馆奇妙夜》那样,标本们都“活”过来。但是,打着手电筒夜游博物馆的形式仍然让年轻人直呼“奇妙”。

当晚7点,上海自然博物馆地下二层中庭巨大的马门溪龙骨架下,聚集着百余位成功报名的“博物馆之夜”观众,其中多数是衣着时尚的年轻人。顶天立地巨大的“细胞墙”、草地、梦幻灯光营造的氛围,让人仿佛真的置身夏夜森林中。

夜晚的自博馆跟白天有什么不同?青年报记者体验后感觉到,夜晚馆内光线较暗,使得自然博物馆的各种标本平添几分神秘感。此外,夜晚的自博馆相对静谧,观众游走在各种标本间,会有一种历史感,沉重而悠远。

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的观众都是18岁以上的年轻人,我们希望上海自然博物馆能成为青年休闲交流的场所。”

■A03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首次推出了“博物馆之夜”。青年报记者在现场感受到,虽然没有像影片《博物馆奇妙夜》那样,标本们都“活”过来。但是,打着手电筒夜游博物馆的形式仍然让年轻人直呼“奇妙”。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森林派对”像假面舞会

当晚7点,上海自博馆地下二层中庭,巨大的马门溪龙骨架下,聚集着百余位成功报名的“博物馆之夜”观众。顶天立地巨大的“细胞墙”、草地、梦幻灯光营造的氛围,让人仿佛真的置身夏夜森林中。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活动只针对18岁以上的观众,因此,在活动现场,观众基本都是衣着时尚的年轻人。只见年轻观众们席地而坐,聆听那些森林的事儿。

博物馆之夜的第一个环节是上海自博馆品牌活动“绿螺讲堂”的特别版——绿螺森林说。3位嘉宾围绕森林主题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演说。晓君告诉大家如何在森林探险中注意自身安全。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中国办公室执行主任文香英,带领大家重新认识了熟悉的森林,思考如何保护森林。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钟扬教授,带来了美丽的红树林之梦的演讲。

第二个环节是森林派对、森林乐章、森林探秘3个同时进行的子活动。森林派对从假面舞会开始,年轻观众戴上头饰、道具,变身各种森林里的“小动物”,在现场乐队的伴奏下,跟着领舞者嗨爆全场。在全员参与的互动游戏中,森林乐章的观众分成两个非洲部落,选出酋长、王妃,在专业的教练带领下完成非洲鼓的学习,最后上演一场完美表演。森林探秘的观众,则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腊叶标本和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昨天是自博馆首次推出夜场。夜晚的自博馆跟白天有什么不同?青年报记者体验后感觉到,夜晚馆内光线较暗,搭配上各种灯光效果,使得自博馆的各种标本平添几分神秘感。此外,夜晚的自博馆相对静谧,观众游走在各种标本间,会有一种历史感,沉重而悠远。

最后一个环节便是年轻观众最期待的夜游博物馆。大家手握电筒,走进了最神秘的“非洲丛林”。开始调试灯光时,场内十分明亮,年轻观众觉得不过瘾:“比白天还亮。”当场内灯光突然暗下来时,追求新奇、刺激的年轻人开始尖叫。此时,自博馆研究人员、展览和教育的策划人员从幕后走向前台,为年轻观众当起了“导游”,讲述那些关于动物的故事。

观众们被分成4条线路,一起拿着手电筒,走进夜晚的博物馆,打开“自然之窗”,纵览“缤纷生命”,赞叹“生存智慧”, 携手“走进非洲”。突然,一束手灯光打到了树上,只见树枝上“埋伏”着一只豹子,旁边挂着它的“猎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导游”问。“豹。”“导游”教诲道:“以后看到动物,我们要尽量称呼它们的学名。这是金钱豹。”接下来,“导游”继续科普豹的种类。观众们直呼“长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导游”不忘灌输动物伦理,教育年轻观众如何爱护动物。

“这次自博馆之夜的观众都是18岁以上的年轻人。我们希望自博馆也能成为年轻人休闲交流的场所。这是馆方为吸引成年观众群体的全新尝试,旨在拓展特定观众,针对不同受众提供特色服务,今后形式会更加多元化。”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处长顾洁燕告诉青年报记者,自博馆希望通过森林系列活动引发公众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至于让标本“活”过来,顾洁燕笑言:“其实,我们早就做到了。”原来,在自博馆的恐龙展区,观众早就可以通过AR技术,看到恐龙“复活”。

顾洁燕透露,未来自博馆将继续推出更多面向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活动,丰富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据悉,旨在吸引更多自然爱好者的“自然博物馆之友”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