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字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5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阅读成“做任务”网上“共读”模式引读者热议

读书靠相互督促只能解一时之需

青年报记者 郦亮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句古语现在用在阅读之上,恐怕是最贴切不过了。最近,一种叫做“共读”的阅读模式正在兴起,这被很多读者视为又找到了新的阅读动力。然而,“共读”兴起的背后是何种阅读的焦虑心态呢?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共读”就是一个网上读书会

读者郭小姐最近在拼命地阅读一本关于艺术史的书,希望能够在一周之内读完。艺术史对她是感兴趣的分类,但是如此卖力地去阅读,却还是第一回。而这一切的阅读动力其实都来自于将在几天后进行的一场讨论会——网上的关于这本艺术史书的讨论会,郭小姐希望自己到时能发表一点真知灼见,或者至少不要让别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

让郭小姐如此富有阅读热情的,是一种叫做“共读”的新兴阅读模式。说到“共读”其实很简单,就是现在有一些关于阅读的微信公众号(比如“有读”)会将粉丝按阅读兴趣分成很多小组,每个小组会提前一段时间想组员征求意见,最后确定一本大家要“共读”的图书,阅读时间过后,组员就在网上针对这本书展开讨论,谁的观点有见地还有可能获得奖励。

这种“共读”模式,其实也就是一个网上的读书会。现在一般线下的读书会每一期也都是有主题的,参会者会就一本书或者一类书进行讨论。现在只不过是将这些讨论移到了网上,但是参与的读者会更多。这种网上的“共读”模式一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动力。郭小姐就对青年报记者表示,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书是越读越少,越读越薄,最后看几本绘本也算是读书了。对于那些大部头的厚重的书,简直是望而却步。现在有了“共读”,大家一起来读一本书,一起相互激励,相互督促,在一种“任务化”之下,读又“啃”下了不少厚重之书,这是大大出乎自己意料的。

兴起的背后是读者的迷茫

“共读”兴起的背后,其实折射出了当今一些读者的复杂心态,其中一点就是迷茫。这个迷茫当然首先就是如郭小姐所说的那样,缺乏阅读的动力。事实上正是如此,在快节奏、什么都讲究“获得感”的今天,功利主义已经成为阅读的一个主要障碍。读什么书都要问对自己有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好处,如果没有,对那些“无用之书”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共读”多少改变了这种局面。但是应该注意到,“共读”还是将阅读“任务化”了,而且还要通过奖励来激励读者阅读,这本身也就说明了阅读存在的问题。

除此之外,“共读”兴起也显示出读者在择书方面的迷茫。虽然很多读者都有自己的阅读兴趣范围,但是具体能读什么书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面对茫茫书海,他们感到困顿。不得不通过在“共读”机制下的众人的商议,才能确定自己的读本。这本身也就说明,现在的阅读推荐机制出现了问题。荐书不多,少有的一些荐书渠道,又因为充斥着“红包评论”、“买榜卖榜”,而失去了读者的信任。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共读”模式对于消解读者的诸多迷茫应该是有一些积极作用的。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阅读问题,恐怕还是要从整个阅读氛围的治理和营造开始。毕竟阅读是一个非常私人的行为,“共读”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要靠阅读氛围对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