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5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外今年新设四个语言类专业 教师“挂牌上课”没人选或“下岗”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要切实有效地贯彻“一带一路”政策,不能缺乏优秀的小语种人才。新华社 图

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海外国语大学今年新增设的四个专业均为语言类专业,其中,波兰语和哈萨克语今年就将启动招生。青年报记者还了解到,为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校方动了真格。今年9月新学年开始,所有上外教师都将“挂牌上课”,不被学生选择的老师面临“下岗”和回炉再造。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一带一路”沿线国语言将成“战略语言”

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公布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各地高校一批全新的专业获得备案或审批。上海外国语大学此次新设的四个专业均为语言类专业,分别是乌兹别克语、捷克语、波兰语和哈萨克语,主动对接国家发展,凸显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思路。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新时期重大的战略布局,需要国家外语能力铺轨架桥,外语能力是国家参与全球事务的战略资源。在姜锋看来,过去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传统上多注重通用语种、大语种,偏重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语言,对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语言学习有“赤字”,具体来说,对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和地区如亚非拉、中东欧的非通用语或小语种还关注不够,而“语言赤字”会直接导致“知识赤字”。

“现在,我们要去了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情、社情、民情,实现心灵沟通,核心和首要问题就是语言。”姜锋告诉青年报记者,上外在教育综合改革和学校发展规划中已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涉语言定义为“战略语言”,将逐步完善相关非通用语种专业和课程的布局。

姜锋进一步对“战略语言/语种”做了说明,“战略语言”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对国别区域研究和全球知识领域构建(从语言的交际工具功能转向更强调语言的知识工具功能)具有战略意义的语言/语种;二是指当前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涉及(但不限于此)的语言/语种;三是指在专业上除通用语种(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的英、法、俄、西、阿、德、日等7个语言/语种分委员会)专业之外其他语种。

姜锋说,上外的授课语种数量已达32种,并将继续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学术研究、开放办学有机结合,稳妥发展推进。除了加快推进“战略语言”新增专业建设,当下,学校还积极开设和培育了斯瓦希里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等一批具有较大战略储备价值的语言课程。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将计划开设10个战略语言专业,并推出15门面向全校学生的战略语言课程。

“外语类高校应该围绕着做强语言核心竞争力,不断丰富和拓展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有针对性地发展交叉学科,在国际化特色上狠下功夫。”姜锋说,如今,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上外提出要从“会语言”到“通国家”并“精领域”,造就能参与全球事务的通才和通晓国别区域与领域的专才,同时,要树立全球意识,进一步丰富全球化内涵,拓展中国学生国际视野与培养国际学生中国视角同步推进,外国语言文学与汉语国际教育并重。

教师“挂牌上课”给学生自由给教师施压

要成就“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同样离不开成长环境的创设。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本科教学中完全学分制的正式推行、教师“挂牌上课”等新举措的酝酿,既是构建“多语种+”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也为学生多元化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同时,这些也都成为了今年校方提出的“教学质量提升年”的“加分项”。

该校教务处处长姜智彬介绍,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上海外国语大学从2016级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开始,推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制度。

姜智彬坦言,过去,虽然也是学分制,但严格来说,是“学年学分制”,即一年中学生的课程计划基本相同,选择余地不大,并不可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早把下一年的学分提前修完。“而今,在实施完全学分制后,上外明确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如果学生提前修完规定的学分,即可申请三年毕业。同样的,学生四年内未修完规定的内容,可申请延长修业。学生修读课程符合规定的条件,可申请免修、免听、重修等。当然,学生也可申请休学创业,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全学分制下,学校将赋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自主选择,自我规划学业生涯,还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

校方将打破过去“院系排课”的做法,从今年起,成立了全新的选排课中心,由学校层面实施排课。教师们将从今年9月起逐步采取“挂牌上课”的方式,把所有信息“上网上墙”,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地点和教师。

姜智彬透露,上同一个“门类”的教师信息、课程,将集中推送到学生面前,供学生选择。“和以前的可选课程量相比,改革后将增加到1.5倍,而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学生选课,可能面临‘下岗’和回炉再造。”姜智彬认为,这也是一种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挂牌上课”给学生以自由,更给教师以提升教学质量的压力和动力。“这对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学会学习,学会选择,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另外,由于语言类学习的特殊性,上外此前一直没有开放的“转专业”,将在今年6月首次开放,数量控制在10%内,由学生向转入专业所在学院(系)提出申请,提交学校层面认定。据悉,学习成绩和平均绩点并非转专业时的单一考量,学习兴趣与爱好也是十分被看中的要素。

[背景]

精通2门以上外语培养“多语种+”人才

“双一流”建设的浪潮中,上外提出“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不断传承和彰显外国语言文学的传统学科特色,依托政治学等学科的增长点,将语言文化研究与国别区域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全球治理研究有机结合,构建学术智库群,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校长曹德明介绍,在此过程中,上外在全国高校率先提出“多语种+”战略,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这是为瞄准国家和区域战略急需而提出的。“‘多语种’指的是至少精通两门以上第二语言,并且具有出众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指的是‘互通互联’,即以基于多语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前提,打破专业、学科壁垒,以人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自觉,以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促进国别、区域研究意识,并始终以问题研究导向提升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专精。”

“当下,传统外语单一学科的理念、外语技能和专业知识简单叠加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战略高度整合外语教育目的和学习组织方式从未像今年这样迫切。”曹德明特别强调,“+”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强调融合,具体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通’,即通过开设大类课程、辅修专业、创新实践等贯通专业、学科;二是‘化’,将多语言能力通过‘比较’、‘贯通’等化为领域优势。”

显然,扎实的多语言基础是“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的基本能力。为此,学校要求专业突出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如今,在非英语类外语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设置有30个学分的“英语基础课程”模块,这些课程的实施与英语专业同教材、同进度、同教学要求,通过大量的专业训练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译各种技能。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