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问政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4月0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

用肥沃土壤激发青年“双创”热情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上海正加快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吴恺 摄

近年来,上海科技创新工作全面谋划和部署落实“四梁八柱”各项任务,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提供了有力支持。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遵循市场规律强化创新治理理念

近日,上海市科委、嘉定区政府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签订了三方协议,创新持续稳定的支持机制。根据“上海市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方案”的总体规划部署,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将深入研究探索“分类管理、一台一策”的管理、考核、评价模式,作为新型研发组织,围绕上海整个产业环境,聚焦“开放协同、价值引领、高水平与一流管理”,探索平台治理结构,以及可持续运行与绩效评估相结合的有效管理机制。

根据上海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工作主线,突出问题导向、改革导向、任务导向,布局营造创新生态、夯实科技基础、打造发展新动能、应对民生新需求等四大领域16个主题58项科技创新任务,并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强化创新治理理念,遵循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从政府科技管理、科技创新政策、科技财政投入、科研院所改革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举措,在R&D投入强度、发明专利等原有指标基础上制定了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比、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新设立企业占比等一批新的科技创新统计指标。

面向产业重大需求,持续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上海布局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编制形成总体建设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原则和“5+1”布局。先期推动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等挂牌成立和运行建设。

持续推动重大产业创新布局、突破和示范应用。继续承接和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布局和推进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高端芯片、新型显示等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建立与市产业部门的“5+5”联动机制。推动了燃料电池汽车、高温超导、再生能源、海洋科技、环境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与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科技成果集成应用示范,发布崇明生态岛“十三五”规划及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筹建绿色技术银行。

加快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全面实施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行动计划(2014-2017),完成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试点实施抗体药物委托生产和相关支持政策,推进上海张江委托生产基地建设,启动国家新药审批上海分中心建设,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率先与百济神州、再鼎医药合作试点生物制药合同生产模式。

培育良好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从一名来自八朝古都开封的河南大学自动化系毕业生,变身成为张江创业公司CEO,钱永强只不过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而他的创新创业团队,更是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的年轻团队。

钱永强创业的项目是负责“跑腿搬运”的木蚁机器人,他的理想是研发出一批成熟的“无人化自主智能移动机器人”,可以24小时服务于人类,从而缩减人力资源成本。在张江多个孵化器项目的扶持下,眼下木蚁机器人已进入了“第三代”,从自主移动升级为可以人机交互和智能学习。去年11月,这个项目成功入围张江895创业营,这个孵化器是针对种子期项目及初创期项目,以项目提升、资本对接为目标。

“我大学毕业后来沪先是在其他机器人公司任职,最终决定自己创业。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这位“80后”创业者告诉青年报记者,“对创业者来说,身处的土壤是不是肥沃太重要了,而上海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让孵化项目和各种资源对接,使之充分互动。”

培育良好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上海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社会力量发展众创空间,上海在国内率先取消孵化器认定审批事项,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孵化器和提升能级,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开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和“创业首站”计划,而上海创新创业大赛亦将“升级”为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体系,上海积极试点科技创新券,进一步扩大高企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受益面,优化科技小巨人企业评估方法,深化3+X科技信贷服务,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配合和支持各区创新发展,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区联动”,配合和支持全市各区构建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构建国际国内开放合作网络,深化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科技对口支援,实施一批区域资源共享、科技联合攻关和技术转移项目。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与多个国家、区域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投资项目落地。

深入推进科技管理改革,创新型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协调支持下开展专题调研,形成 “3+4”政策建议,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落实科技成果处置、使用和收益权下放。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地方立法工作,起草《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草案)并提交市人大审议。优化科技计划管理和经费管理,积极争取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加强财政科技投入的统筹联动管理,增强科研单位经费使用自主权。

加强原始创新 建设张江科学中心

干细胞研究作为重大战略项目,已写进科创“22条”意见。2009年成立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上海斯丹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定位于成为全球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及再生医学领域的领导者。

该公司于2012年获批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并成功立项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等多个项目。公司在细胞治疗技术和细胞基因定点修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全球CAR-T细胞治疗晚期肿瘤领域的四家领军企业之一,项目已进入产业化阶段,现团队正在筹建全球最先进的GMP细胞治疗设施,正在与中东伊朗、东亚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等地区洽谈技术转移事项。

青年报记者获悉,上海将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原始创新布局,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继国家批复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后,科学中心理事会获批成立。推动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活细胞结构与成像平台、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上海光源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落户上海和开工建设,李政道研究所挂牌成立。

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聚焦世界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布局和实施脑科学、人类表型组、量子通信、材料基因组等一批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涌现出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

针对创新人才成长和创新的需求,放开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浦江创新人才等计划申请的职称限制;面向企业创新服务人才需求,在启明星计划中新设C类计划,促进人才双向流动;加大人才专项资助力度。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