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在行动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3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力传承与保护

公益宣传片重现海派中医精髓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本版受访者供图

上海曾是全国名中医的汇聚之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多达五六十个中医流派造就了海派中医的盛世。石筱山、顾伯华、陆瘦燕……在上海,这些中医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然而,数十年后的今天,海派中医却不复当年盛世,只有三分之一的中医流派得以传承,海派中医的保护迫在眉睫。近日,一部《海派中医》的公益宣传片重现海派中医精髓,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社会上引发热烈反响,并斩获了上海市“健康中国 美丽上海”公益广告大赛金奖。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海派中医有容乃大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被誉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不断地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气质。它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吸引了五湖四海的精英,对中医师来说也不例外。

上海吸引了全国的中医人才,并且完全接受包容他们。当时,八仙桥便是上海的中医高地之一。据陆氏针灸传人、上海龙华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陆焱垚回忆说:“在金陵中路靠近嵩山路这一段,针灸、内科、伤科医师众多,几乎是隔几个门面就挂着一块中医招牌。”旧时,人们看病有两个习惯:看西医找医院,看中医找医生。石筱山骨伤好,顾筱岩疡科好,朱南山妇科“一帖药”,陆瘦燕、杨永璇针灸功夫不得了……哪个医生擅长什么病,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上海名中医在当时就像大明星。

金陵中路福德里2号,中医大师杨永璇的诊所门口总是排着一长溜的小板凳,板凳上都刻着排队占位的病人名字,而在这条弄堂的尽头,福德里5号,则是上海滩“针灸大王”陆瘦燕的诊所。一条小弄堂能容下两位针灸名家,也说明了海派中医的一大特色:“容”。

上海中医药协会会长严世芸教授说,海派中医的这个“容”字包括着:容量、容纳、兼容、宽容。容纳全国贤才,体现海派中医的容量;学术兼容,流派纷呈,派生出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如家传、师承、院校教育等,呈现出包容的性格,教育的内容也是中西并举。也正是因为海派中医的“容”,让上海创造了近代史上的多个中国“第一”:第一家高等中医专科学校,第一本中医学杂志,第一个中医学会,第一家中医医院,第一家具有现代行业特质的、利用发放贷款经营的药店。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曾经繁盛的海派中医,如今却风华不再。2010年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的研究统计显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鼎盛时期,上海一共有五六十个中医流派,而至今仍能较好保存其系统理论和临床技术的只有20个;另有二三十个流派目前只剩下临床技术了,系统理论已经失传;还有10多个流派目前已经完全失传了。

“如果不加以保护和继承研究,那么如今剩下的20个流派也可能面临失传危机。”经多方论证和讨论后,2012年底,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并成立了丁氏内科、顾氏外科、石氏伤科等15个流派传承研究基地。“我们希望传统中医能重新闪耀出别样的光辉,造福今世的百姓。”项目负责人说道。

春风化雨坚守50载

“海派中医,我的理解,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勇立潮头,敢于创新。”在镜头面前,80多岁高龄的施杞,鹤发童颜,目光矍铄,思维敏捷,举止儒雅。作为《海派中医》公益宣传片的主角,施杞用毕生的经验总结出对海派中医精髓的理解。身为中医骨伤“石氏伤科”的传人,在5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这位名医已治疗了15万多人次的颈、腰椎病患者。

施杞出生于中医世家,1963年从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师从石筱山和石幼山先生。这两位是我国近代中医伤科著名流派“上海石氏伤科”的代表人物,勤学好思的施杞成了“上海石氏伤科”第4代传人,之后又成了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的代表性传承人。

在施杞此生中,不乏艰辛,也不乏机遇:立雪石门,使他成为“上海石氏伤科”第4代传人;率医疗队下乡,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为100多名晚期血吸虫病并发巨脾症的“大肚子病人”切脾,练成了一手过硬的外科技术;他参加了《赤脚医生手册》编写组,两年中遍访华东6省及上海市郊,在穷乡辟壤、山野农村,亲眼目睹农民缺医少药的艰难困境,仔细收集赤脚医生用中草药防病、治病的点滴经验,编著出版了全国第一本《赤脚医生手册》,居然发行500万册……接下来先是成为上海龙华医院年轻有为的伤骨伤科主任,随后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长达9年,之后又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博士生导师,直至1998年底退休。

退休后,他沉寂了整整4年,无声无息,直至2003年,又一次“一鸣惊人”。

他将目光聚焦在脊柱与骨退变性疾病,即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病等上。一方面,现代人上述疾病的发病率高达25%以上,50岁以上患有2种以上骨病的人超过50%,60岁以上的高达100%,这些疾病正日益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另一方面,中医药治疗颈椎、腰椎病富有成效,有着很大的开掘空间。于是,年已花甲的他回到了自己曾经就职20年的龙华医院,要了一间办公室,购买了一架显微镜,带着两个研究生,开始攀登自己医学事业上的第二座高峰。

他苦心筹备4年的“上海市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终于正式成立。研究所从最初仅有一架显微镜的陋室,已发展成一个综合实体——包括基础研究部、骨伤科、康复医学科及名中医工作室。成立那天,上海市医药界的“大咖”来了3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卫生部副部长佘靖也发来贺电。

“海派中医不仅有创新的勇气,还要有自信自为的品格,始终是朝气蓬勃,敢于向前。”正如施杞自己总结的那样,他作为海派中医的代表,也一直秉持着创新的勇气,敢于不断向前。

公益宣传片助力中医“走出去”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部《海派中医》的公益宣传片在不久前参与了上海市“健康中国 美丽上海”公益广告大赛,并且斩获金奖。在得奖后,记者采访了该公益宣传片的幕后“英雄”,来自上海佳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总制片人张帆。“我们希望通过该公益宣传片的拍摄和传播,将海派中医的文化和精髓传递给更多的人,形成社会影响力。”

在短短30秒的公益宣传片中,施杞总结海派中医精神的画面与上海多个地标的画面交替出现,语言和画面有机结合,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和一些宣传片不同的是,这部短片中的每一帧全部来自我们原创的拍摄。”张帆告诉记者,拍摄团队特地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到外滩、新天地、豫园、中华艺术宫、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等具有代表性的地点选景拍摄,不仅如此,还运用了延时摄影、快慢结合等商业宣传片的拍摄和制作手法,“中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如今也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如何做好传播与推介。所以我们运用了多种商业宣传片的手法,也是希望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在短片中,还有不少中医细节的体现,例如调理手法、针灸细节的特写等,无论是颜色还是节奏也都是“炫酷”的呈现。“绵延数百年的文化遗产,通过这样的表现手法赋予国际化气息,我想也是和当下城市精神所契合的一种联结。”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