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校园里摇曳着22种语言的美诗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晓颖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在校园内寻找包含22种语言的诗卡。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树长出诗文新枝。在3月21日的“世界诗歌日”,用22种语言写成的321张诗句卡片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园内的树木上“摇曳生姿”。“世界诗歌日,我们想发挥自身语言优势,用22种语言写下的一百首诗词,带学生在校园‘寻诗’。” 上外大四学生李睿玥如是介绍着她参与主办的2017年世界诗歌日进校园的活动。据了解,上海共有8所高校的青年学子在21日用各类活动读诗诵诗。

读诗文彰显校园文化

“不惧迅雨,不畏疾风。不避严冬酷暑,日日身强气盛。”上外日语系的学生昨日在图书馆的诗歌节活动上,用日语朗读出宫泽贤治写的《不惧迅雨》。在昨日校园内进行的诗歌朗读会上,上外的师生一起用5种语言,为你写诗、为你唱诗、为你讲诗、为你读诗。

上外英语学院大一的学生如孜·麦麦提敏报名参加了这次的读诗活动,并将他熟悉的一首维吾尔语诗《青春好喜欢》翻译成了中、英两种版本,并在诵读会上朗读。

顾悦上外英语学院的副教授。平时喜欢写词谱曲的顾老师还有一个身份——民谣歌手。31岁推出专辑的他昨日在现场为学生“唱诗”,将新月派、《诗经》的部分诗陪着自谱的曲子唱了出来。身为文学博士,顾悦老师在现场还与同学分享,中国为什么是“诗的国度”、中国的诗文传统、当代诗歌的发展路线、诗歌和音乐的关系。

活动主办成员大四学生李睿玥是一位诗文爱好者,也是翻译达人。她从2017年1月开始,每天为“英语共读”公众号录制自己翻译的中文诗,最高的一篇阅读量超过了两万。在《中国诗歌大赛》结束后,她还做了一组英文诗句的飞花令。这次与各学生组织共同组织诗歌活动,她则希望发动更多同学在校园营造读诗、读书的文化氛围。“学生团体都有共同的心愿,就是为唤起更多学生的读诗兴趣。”蒋乐怡同学是上外学生会思索讲坛的主任,她组织同学们将321张印有诗句的精美卡片挂在树上吸引学生领取。

图书馆举办诗集展览

“3月20日起,校图书馆配套举办了8个语言的诗集展览。”上外图书馆党总支书记任瑶老师向青年报记者介绍情况时表示,在“世界诗歌日”,校方也综合了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八个语言的专家老师意见,进行了诗集推荐活动。

“每一个带有韵律的字眼都在你的朗读中获得了生命。”在活动宣传的链接里,大一于金禾写下一段文字,抒发着对诗句的热爱,也通过微信推送,吸引更多校园的青年一起读诗。

8所高校共同培养“诗感”

在“世界诗歌日”,上海共有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进行“为你读诗”的系列活动。“诗歌是有活力,并且有童心的,诗歌所表达的情绪和立意有多种,但写诗的人,总有一种额外的单纯。所以诗歌本身和年轻人有着本质的共同点。”组织8所高校参与读诗活动的“幕后发起方”、“为你读诗”活动策划总监张鑫如是介绍举办校园读诗活动的原因。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诗歌日”今年“年满18岁”,接近青年大学生刚入校的年岁。故今年“为你读诗”系列活动首次与各大高校对接开展。张鑫介绍,目前在“世界诗歌日”这一天共同举办活动的学校有上百家,分布在英国、德国、泰国以及国内的北京、上海、江苏、河北、山东、广州、陕西、江西等各地。今年,上海8所高校的学生也打开“脑洞”,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诗歌活动。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