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3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出版社搭“名气”车 旱涝保收还是得不偿失?

名人屡屡“被出版” 究竟尴尬了谁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尽管种种迹象表明,现在市面上有关马云的书已经达到了数百种之多,但是这并不能降低出版界对于马云的热情。3月初到现在的半个月时间里,又有起码5本关于马云的书上市,另外还有两本新书正在预售。当然,这些书的出版大多都和马云没有太大关系。

这些马云新书又出现了几个新特征。其一,不仅是中国人乐于写马云,外国人也开始写马云了。比如《永不放弃:马云商业智慧金句》就是有两位美籍华裔作者写的。其二,有人开始把马云的故事写成小说,比如《谋局者2:风云际会》,作者就声称他是以马云、马化腾等商业大佬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

当然,这些书有一点是共同的,没有迹象表明,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与马云有过交流,甚至于根本就没有见过马云。几天前,青年报记者在上海见到了作家鲁引弓,他在红旗出版社时出过的最有名的一部作品就是《马云内部讲话》。这书现在已经畅销了200万册。鲁引弓说,这不是随便找来的资料拼凑,而是货真价实的内部讲话,这与鲁引弓和马云是多年的好友有关,正是这种紧密的关系使得鲁引弓能够拿到关于马云的第一手材料。这也是《马云内部讲话》能够畅销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现在市面上的马云图书作者绝大多数没有与马云有过交集,所以也只能认为他们创作的材料来自于各种网络搜集,以及道听途说。所以有人也将这种现象称为名人“被出版”。

其实在出版界,这种“被出版”的事情还是很多的。马云是比较极端的例子,有人统计过,一个月起码有5本马云图书上市。此外,张艺谋、王健林等也都遭遇过“被出版”。“被出版”基本上都集中在一些社会名流或者焦点人物上,这些人话题性强,关注度高,所以出版的书销量一般很不错。

一般而言,这种名人“被出版”不涉及法律问题(张艺谋曾将出版社和作者告上法庭,因为他认为图书的内容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想给名人写传记,并不需要获得名人的授权,确实是谁都可以写。但有一个问题是,拿着二手三手,甚至于十几手的材料写出来的传记,总难免让人觉得是吃了剩饭,毫无新鲜感可言,当然也谈不上独创性。

这样的书是不太可能畅销的,因为没有新意,读者读过几本书,就等于将几十本书都读过了,这自然难以引起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既然如此,出版界为什么还是乐此不疲呢?

因为出名人图书是一种保险。虽然名人的书已经有几百种,但是因为名气在,他的每一种书不至于卖到亏本,对收益来说,是一种保险。对于作者而言也是如此,虽然跟着别人后面写的图书不会太出名,但起码也是旱涝保收的一件事,不至于血本无归。所以人们都喜欢捧名人,吃名人饭。然而,事实上,其中透射出多重尴尬意味。

名人“被出版”,令名人处境尴尬。即便这些书中,描绘的尽是名人光鲜的一面,但由于编书过程中的道听途说、东拼西凑,所以,书中所述未必合乎事实,也未必符合名人本人的真实意愿。

名人“被出版”,也令出版与阅读处境尴尬。当出版社缺乏严谨的出版态度,仅靠“攒”功来玩转市场时,很难说,他们能够做到不以讹传讹,能够真正把有用的东西传递给读者,能够使所出版图书切实经得起时间检验;也很难说,出版社如此所为不会令读者不感到眼花缭乱,不会使读者不产生阅读倦怠与失望。

青年报记者多次关注图书出版的独创性,认为只有每一本书有各自的特点和新意,才对得起书号,才对得起读者的期待。显然虽然出书和写书的人都旱涝保收了,但不免要让人失望。信誉也会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否得不偿失呢?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