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3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同济大学八旬院士主动请缨开人文素养课

汪品先:在科学与文化间架桥梁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汪品先院士课后与学生们交流。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摄

“科学本来是好玩的,是文化的一部分。科学不是都要板起脸来讲,不是一说科学就是考试。科学有两个推动力,一个是有用,一个是有趣,有趣这点我们说得太少了。”前天晚上6点30分,年逾八旬的中科院院士、同济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走上讲台,开讲《科学、文化与海洋》的第一课。对于新学期主动请缨开设《科学、文化与海洋》人文素养课的目的,汪品先院士坦言,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科学既是文化又是生产力

作为长年奋战在深海科研第一线的资深院士,年逾八旬的汪品先此次开设《科学、文化与海洋》人文素养课是主动请缨的。今年2月底,他专门写了一封信给所有同济学子,对课程作简要介绍。“这门课并没有‘要考的’知识,也不教你‘有用的’技巧。这门课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多想想。”信中他直陈开设这门新课的原因:“这门课将向你鼓吹科学就是文化,科学创新要有文化元素。”

在前天晚上以“科学与文化——好奇心、幽默感和创造性”为主题的首堂课上,汪品先院士首先从现代科学的起源说起,他说,现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中产生的,科学根植于文化的土壤。许多国家设有“艺术与科学院”,将科学与文化两者放在一起,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点,都是创造思维、创新冲动。但我国情况则不然,我国从科学院到高考均实行文理分家,导致中间出现断层,而断层牺牲掉的正是“创新”。

在汪品先看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地位,但是科学又属于文化范畴,所以科学既是文化又是生产力。而我们过度强调了物质,冷落了科学的文化方面。科学对社会的贡献既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也包括无形的精神升华,为此,科学家的工作不可能单纯用“产生多少价值”,更不能用“拿到多少经费”来衡量。

“科学的土壤是文化,而且是先进文化。假如科学家失去文化滋养、缺乏探索驱动的科学研究,只能做技术改良,难以有创新突破。”以布鲁诺、魏格纳为例,汪品先院士说,回顾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科学家不但几十年如一日、如痴如醉地潜心探索,甚至可以为追求真理而献出生命。许多重大的发现,研究者本人一没发财、二没当官,生前潦倒一世,身后才被追认。“这与今天我们按论文数目发奖金、科研立项时就盘算着得几等奖的科技‘文化’相比,相去何止千里!”

科学是好玩的 有用又有趣

汪品先院士说,我们从来都是把科学描绘得太严肃了,学生一说科学就是考试,科学本来是“好玩的”,既“有用”,又“有趣”,但“有趣”这点我们说得太少。而真正的原始创新往往是源于“有趣”:我研究这个问题,如果有用那我太高兴了;如果没有用我还是要研究,因为解决不了我睡不好。

他认为,科学创造往往伴有“幽默感”,但在我国的科学交流中,活跃气氛不足,拘谨呆板有余,严重缺乏幽默感。而科学表达中的“幽默”,有助于思想的表达、传播的效果和争论中的主动处境。具有突破性的科学思考,和文艺思考之间在创造性上并没有区别。

“深层次的创新要求有文化基础,‘源头创新’是一种文化行为,和文艺创作有共同的特点。”汪品先院士说,以中国之大,想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改变社会发展的模式,就不可能学小国走取巧的途径,必须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群体和社会,要求建设“创新文化”。

他痛斥时下的学术造假行为,认为这正是“过分强调科学带来的利益,过分忽视科学的文化本性”所致。他说,科学不是竞技,更不是赌博,科学是文化,如果科学缺乏文化基础,科技创新的能力不仅不能发展,科学造假之类的“学术不端行为”就可能出现。

要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

科技和文化间的断层,十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断层的成因何在?在汪品先院士看来,除政策之外,还在于“缺乏两者之间的桥梁,缺乏文化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家的文化素养,缺乏‘两栖型’的人才”。这类人才在发达国家产生着巨大的社会效应,而我国至今对此仍缺乏认识。

此次汪品先领衔主讲的《科学、文化与海洋》课程,是同济大学首次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开设的人文素养课。汪品先说,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我们的责任是在当代科学和华夏文化之间架筑桥梁, 还自然科学以文化本色, 赋传统文化以科学精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是科学创新的最佳土壤。”

据悉,《科学、文化与海洋》课程包含8次讲座,每双周二晚举行,其中6讲由汪品先院士主授,2讲由校外知名专家讲授。由汪院士主授的另5场讲座,主题涵盖“人类与海洋——兼谈华夏文化的软肋”、“东西方文化——我国知识界的百年困惑”、“科学与视野——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创新和语言——汉语、外语和双语”等。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