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在行动

上一版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校团队爱心“进驻”儿童医学中心 用艺术打造上海最有爱的手术室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对医院的医疗环境进行整体改善,有助于患儿的辅助治疗。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海底观景窗、爱心灯塔、救生艇护士站、潜水艇镇静舱、艺术原创壁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手术室和急诊输液区在新年里焕然一新,而这背后,是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师生们的集体智慧和爱心奉献。医疗与艺术的“碰撞”,消除了孩子的恐惧,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改善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每一个细节,都透着有温度的爱和关怀。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高校与医院爱心联手

改造最有爱的儿童手术室

柔和的灯光下,辉映着五光十色的珊瑚礁、色彩斑斓的贝壳和千姿百态的海藻。在海洋深处,还有很多大鱼和小鱼游来游去,一幅生动的海底画卷映入眼帘。你会不会以为是在海底世界探险? 很难想象这种场景是发生在手术室里。但6岁的晨晨就被推入了这样的手术室中。

当两名护士把他推到手术室门口时,躺在病床上的晨晨孤独又害怕地看着天花板;然而,身边的白墙变成了海底世界,天花板上的白灯也变成了弯弯的月亮灯和闪闪发亮的星星灯,手术室变得不再那么恐怖和苍白……这一切发生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住院部的手术室里。

经过历时近一年的改造,原先的手术等候区和急诊输液区焕然一新,而这背后,是医院团队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生们的爱心合作。早在去年初,双方就签署爱心合作协议,开启了“艺术植入医疗,设计抚慰心灵”三年行动计划,视觉艺术学院的师生团队设计了手术等候区和急诊输液区的改造方案,并从纸面方案变成了现实。低成本的改造带来的却是神奇的大变样,两个医疗空间改造后焕然一新,手术等候区和护士接待区的设计,分别以海洋世界和动物园为主题,营造了一个充满爱心的空间。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赵列宾副院长和季庆英副院长表示,儿童医学中心每年流动病患达到150万人,每年开展手术达到3780例,平均每天要进行18台手术。在这样的环境下,病患和医生都有压力。医学杂志曾经刊登过专业评估,优美的环境设计对睡眠与病情的改善都有相当程度的影响。“通过这次合作,对医院的医疗环境进行整体改善,有助于患儿的辅助治疗,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

用专业知识参与每个细节

透着有温度的爱和关怀

“我们总是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不会从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在确立改造方案前,副院长张马忠在手术室等候区的家长问询台坐了足足半个小时。这个隔着玻璃窗的区域,是焦急等候的家长唯一可以和手术室等候区医护人员沟通的窗口。“环境很生硬,窗户很高很小,就像是当铺一样,如果我是家长,我会怎么想?”于是,张副院长和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建议,将问询窗口的高度降低,拉近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沟通距离。

在整体改造的过程中,类似的细节比比皆是。视觉艺术学院团委书记张倩和设计学院的王红江老师告诉青年报记者,从最初的设计方案、修正定稿,到投入建设,经过了多次易稿。就医环境的改善,手术室的色彩化、多样化、家庭化,可以增强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减缓其害怕恐惧心理,微笑多了,哭声就少了。“我们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用我们的专业知识,让中国的儿童医院空间也变得温馨和可爱起来。我们希望,让改造后的每一个细节,都透着有温度的爱和关怀。”

在学生们的重新设计下,手术室的正门变成了“灯塔之门”。诗人泰戈尔说过: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正门描绘的矗立大海上的灯塔,是海洋中的指路明灯,指引并照亮航船前进的方向,同时象征着守护与希望。入室接待处的吧台也变成了一艘船,意在用真心为孩子扬起爱的风帆,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为孩子的健康未来保驾护航。“用叙事性的主题空间设计,可以降低小朋友的恐惧感和家长的焦虑感,同时为医护人员们营造一个更轻松高效的工作环境。”王红江说。

最让医护人员欣喜的是,在学生们的设计帮助下,手术室等候区终于开辟出了一块“梦寐以求”的镇静区域。护士长告诉青年报记者,“以前,孩子们就是在手术室门口吃完药,干等着,周边也很嘈杂,很难进入到平静状态。”而在改造后,专门有了一块“潜水舱”模样的“镇静室”,里面不仅配有舒适的儿童躺椅,还有绘本、毛绒玩具、ipad等一应俱全,“有了美和功能兼具的镇静区,可以更好地解决孩子和家长分离的焦虑,也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进入到镇静状态。”

创新纳入高校学分制

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共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爱心合作的同时,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不但成为了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校还创新性地将此次学生的公益实践纳入到学校的学分考核体系中。整个改造项目成了两个学分的“必修课”,全院学生共同参与,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团委书记张倩说:立德树人,实践育人,长期以来是学校团学工作的核心,此次项目充分发挥艺术类院校的专业性,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艺术形式改善就医环境,缓解医患关系。“在学生管理方式中,我们也采用了社会实践学分制的创新形式,让学生不仅注重专业素养的提升,而且积极锻炼实践能力,在与医护人员、小病人和病人家属互动过程中,上好人生的一课。”

“这样的公益项目,可以充分发挥师生艺术专业能力,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让服务对象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无论是对于医院中疲惫的医护人员、病痛的孩子、焦虑的家属,艺术服务的融入,或许是提升他们幸福感的最佳途径,也是让他们点燃生活希望的最佳方式。”张倩说。

据了解,目前,除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学校也在社区、敬老院、外来务工子弟小学等处设立社会实践基地,并将配合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第二课堂成绩单”,推出“艺术+”计划,带领学生让艺术与更多社会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强强联合触动更多灵感

未来还将进行更细致改造

“小朋友的哭声少了,家长们的焦虑少了,一切都显得更加有爱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党委书记江帆表示,中心和学校的合作如“左脑与右脑的交融”。江书记说:“学医的人大多是理性的,学艺术的人则大多是感性的。理性的人一般左大脑很发达,而感性的人右大脑发达。所以,双方合作,是两个领域之间的强强联合,就像一次‘左脑与右脑的碰撞’,亦是完美结合。”

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样的“碰撞”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触动和灵感。改造团队里的学生李元昕告诉记者,从原先的不了解到后来的熟悉,也让她渐渐对医院的空间环境改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今年的毕业设计也将其作为了主题。“我的毕业设计现在定为如何改造儿童医院的临终病房,希望通过改造成不同主题的临终病房,能够帮助孩子和家长更多地克服恐惧心理,我感觉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医院方面也表示,未来还有更多的改造想法等着实践。“例如我们希望把儿童病床改成玩具车,让手术室的整体环境变得更加人性化,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细节改造,可以将功能性和艺术治疗相结合。”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