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青年与更美城市生活③

爱心暑托班招生数三年增近3万“大手牵小手”今年还扩容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连续三年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的爱心暑托班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绩单:办班数量从2014年的229个扩班到2016年的413个,招生人数从最初的1.3万人上升至4万人,基本实现对所有街道、乡镇的全覆盖,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了“快乐不简单”的暑假。2017年的爱心暑托班目标招生人数是5万,对办班点、志愿者都有不小的需求。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管理严格将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从2014年至2016年,每年爱心暑托班都准时与小学生见面。每年2期、每期3周的排班周期几乎覆盖了整个暑假。在由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队进行的市民满意度调查中,暑托班项目获得了94.9分的高分。这一由团市委、市文明办、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妇联、市学联、市慈善基金会等单位联手打造的实事项目,首要目标是保证学生过一个安全且有意义的暑假。

2016年第一次加入办班队伍的普陀区万里街道爱心暑托班,在保证孩子安全方面可谓做足准备。办班点设在街道附近的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学校门卫把好了安全“第一关”。街道团工委书记吴晴宇则成为“爱心暑托班”的总负责人,自从开班后,去暑托班巡视开展情况成为她每天的“必修课”。124名小学生分两期参加暑托班,每期都配一名巡视员,除了有退休教师担任班主任外,每个班级还配班主任助理1名、教员3名、大学生志愿者2名、高中生志愿者3名。

教室内也很讲究,桌椅、墙壁尖锐处都贴上了防撞角,以防孩子玩耍时碰伤,每日入学前也有老师为孩子测量体温等进行晨检,“如果有孩子感冒、发烧等严重症状的,一般我们会劝他们回家,避免交叉感染。”吴晴宇说,他们还为家长发放了接送牌,上面有孩子基本信息,每天放学时必须核对家长接送牌信息后,才能接回孩子。

老师为孩子的安全考虑,家长李女士深有感受。女儿升五年级的暑假就在爱心暑托班里度过。李女士介绍,他们是双职工家庭,老人年纪大了照顾第三代力不从心,这次万里街道的爱心暑托班办班点离家步行只有5分钟,可谓真正开在“家门口”的暑托班,李女士第一时间为女儿报了名。因为回家不用过马路,李女士就把钥匙挂在女儿脖子上,让她自己回家。没想到女儿几乎没一个人回家的机会,“原来,老师不放心,每天都陪她。我深深感到,这是将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团市委表示,三年来对爱心暑托班的管理可谓严格。暑托班建立严格的安保制度、巡视监察等制度,各区也在主动细化各项安全措施。此外,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市民巡访团等第三方机构也主动介入,对实际办班效果进行绩效评估、抽样调查。

群策群力扩大暑托班“朋友圈”

暑托班开办三年,其“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从开始的6家主办单位参与,到2016年,市民政局也成了“朋友圈”中的一员,主要负责对街镇的指导。市财政局在2016年首次参与发文,保障了经费筹措与规范使用。

市文明办、市教委分别开放53所学校少年宫、122所学校作为办班场地,市妇联整合资源办班40个,市慈善基金会每年给予经费支持,12355青春在线还安排专人、专线作为热线电话,这些“坚持”为办班增加了“底气”。

课程也随着力量不断扩大而丰富。江宁路街道爱心暑托班与一家社会化办学机构合作,街道团工委书记吴立云介绍,他们以英语教学为特色,入班前还对学生进行了英语测试。此外,市环保局也将垃圾分类课程送进了暑托班。什么是垃圾? 如何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 看完短片、听完讲解后,孩子们站在干垃圾、湿垃圾、有毒垃圾等分类垃圾桶前进行了一番实践。对于诸如电视机、纸巾等不知归为何类的垃圾,老师还做了解答。

万里街道的特色课程是中国文化,他们根据孩子特点,安排了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文学经典、民族工艺、古典音乐、民风民俗等领域的内容让孩子学习。就在开班第一天,普陀区公安分局的警察还为孩子们带来了“你认识警察吗”课程。通过课程,孩子们了解警察的工作职责,还积极提问。

吴晴宇介绍,课程中还有团市委配送的“国学讲堂”、“汉字思维”课程,团区委配送的“太极拳”、“滑稽戏沪语学习”等课程,社区社工配送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自护教育课程。“各类不同的课程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也在玩中激发学习兴趣。”吴晴宇说道。

据介绍,除了市级层面配送的2400课时的课程外,市交警总队、市消防局等单位的课程也对所有办班点实现了全覆盖。各区的办班点还积极整合资源,请驻区单位走进暑托班,政府能力、社会动力和市场活力在暑托班这一平台上充分融会。

   志愿服务“00后”大玩伴实现教师梦

回想起在2016年万里街道爱心暑托班担任大学生志愿者的往事,上海师范大学的周玲还会感叹做了人生中很多第一次。作为志愿者负责人,她要为暑托班12名大学生志愿者排上课跟班时间,作为志愿者,要时刻照顾暑托班里的孩子。吃饭时为孩子盛汤端饭,课间陪护孩子去洗手间,第一次如此细致地照顾小朋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她想在毕业后当老师。通过爱心暑托班,她第一次走上了讲台。万里街道暑托班以《中国文化》为特色课程。周玲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给孩子上了一堂有关门神的课。她一直觉得神的文化很有趣,最终她选择播放小电影和PPT来介绍门神,“春节前孩子和家长如果一起贴春联,就会接触到门神,门神离小朋友的生活挺近的。”她还担任过绘画老师,指导孩子画下自己未来的样子,画出自己做的梦,她的课,更多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016年的爱心暑托班还有420名青年教师以志愿接力的方式参与,担任班主任,周玲从他们身上也“偷师”学到管理一个班级的技能。比如他们安排班委选举,让班委发挥榜样作用。每周也会根据孩子的表现做总结奖励。

2015年,又一群“大玩伴”加入了爱心暑托班——高中生志愿者。这是为适应高考综合改革中对于建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要求,将高中生纳入志愿者行列,平均工作时间为一周,结束后将给予实践学时。去年暑假,上海市第四中学的徐仪成为徐家汇街道爱心暑托班的志愿者,为“05后”分发课堂素材,陪在他们身边和他们一起作画玩游戏,带女生上洗手间,甚至教她们洗手,这位“00后”做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平时徐仪是个急性子,但面对孩子时,她觉得自己特别心平气和,“看到他们开心,我也特别有成就感。”

像周玲、徐仪一样,2016年的爱心暑托班为超过1万人次高中生、4000名大学生提供了志愿服务岗位,有超过10万人次志愿者加入到暑托班工作中,为高中生提供超过19万学时的公益劳动时间。

团市委表示,这样“大手牵小手”的陪伴和付出让参与暑托班的孩子露出笑颜,也是志愿者撑起了爱心暑托班的运行。

[家长]

延长每期长度能精细分班更好

“女儿总跟我说,不想去奥数班了,就想待在爱心暑托班。”说起参与爱心暑托班的女儿对于班级的感受,李女士如此感叹。

家住万里街道的李女士去年第一时间电话报名,将读五年级的女儿送进了万里街道首届爱心暑托班。班上学了日语,女儿回家就用日语打招呼,学了沪语童谣,女儿回家就唱给她听,李女士惊喜地发现,多样的课程让孩子多了很多兴趣。虽然课程丰富,但李女士发现户外运动的安排很少,“可能是考虑到安全问题,但如果能安排适量的室外活动,比如在体育馆里打羽毛球,对孩子成长有好处。”

另外,每期暑托班安排3周,“落空”的第四周让家长也有点抓狂。去年李女士就为女儿安排了旅游和夏令营填补第四周的空白,“如果能延长每期暑托班的长度就更好了。”

相比李女士的女儿在小学高年级参与了爱心暑托班,冯女士的女儿则小得多,从“小一”升“小二”起连续两年参加爱心暑托班,属于班上年纪小的孩子。

冯女士会听女儿说起和班里一些高年级的孩子聊不到一块,他们有时候露出不耐烦的表情让女儿很受伤,“很想提个建议,爱心暑托班能否分下班,把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分为一个班,一至三年级的孩子分为一个班,这样同龄人之间能玩到一起,在暑托班上做作业也能比较集中。”

[组织者]

希望有更多大学生志愿者加入

万里街道团工委书记吴晴宇表示,暑托班安全是第一位的,也希望孩子学到知识,拓展兴趣。在她看来,若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力量参与爱心暑托班工作,为暑托班提供志愿服务、课程资源、安全保障方面的支撑就更好了。江宁路街道团工委书记吴立云则对志愿者有需求。她表示,暑托班是公益性质,合作的机构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人力输出相对有限,三年的暑托班运作很大程度上靠志愿者支持,对志愿者的需求较大,“去年参与暑托班的高中生志愿者多一点,所以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能参与到暑托班中。”

作为志愿者负责人的周玲也说,虽然最终志愿者配备是足额的,但8月份的志愿者招募的确比7月份更难,“不少家在外地的大学生在7月份结束实践后都回家了,可能这也是一个原因。”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应合理提升办班质量、提高课程安排方面也需要各方支持和加入。

两会直击

除了学校老师,可让爱心家长参与

“供不应求。”谈到爱心暑托班,上海市人大代表、普陀区华阴小学校长冯迪用这四个字描述她对爱心暑托班的感受。

在她所在的普陀区,由于街道提供爱心暑托班的名额有限,想将孩子送到暑托班的家长数量远超过了街道提供的暑托班名额,在没放假前,家长们就到街道排队报名。“显而易见的是,爱心暑托班可以解决家长在孩子放暑假,因上班无法看管孩子的矛盾点。此外,社区通过暑托班的形式把同龄、混龄的孩子聚集在一块,一方面让孩子‘远离’了家中的电视、电脑,另一方面,孩子们与同龄人在一起参加活动,又能增进友谊。”

“今后,学校老师也可以参与到爱心暑托班的志愿者团队中。”冯迪建议,爱心暑托班今后可以加入专业引导,鼓励学校的党员、团员教师以志愿报名的方式参与到暑托班的工作中,但“度”要把握好,师资力量不能全部压给学校。

此外她还建议今后爱心暑托班可将家长的力量与资源融入进来。“如今热心教育的全职太太不在少数。经过筛选后,有责任心的家长可以充实到社区爱心暑托班的教育中。”冯迪发现,承办爱心暑托班的社区要承担孩子的安全问题,压力不小,“如果政府可以为孩子买保险,那么就能解决组织方办暑托班的后顾之忧。”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晓颖

让公益项目更加制度化、社会化

“我在区县团区委工作期间,切身体会到了市民对爱心暑托班的需求和欢迎,在部分街镇爱心暑托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火爆局面。因为他弥补了政府在暑期解决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看护难的服务缺失,有效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暑期‘老大难’问题,普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市政协委员董爱华就爱心暑托班如何进一步推广发展问题如实说。

“嘉定团区委是全市率先响应开展暑托班的。运行后解决了暑期学生看护难的问题,其间志愿者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嘉定区也采购了社会组织的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董爱华表示,在连续几年推进暑托班的过程中,他和同事们大家感觉到,目前举办暑托班不管是志愿者的发动,还是社会体系的动员等,都需要依靠强大的“体系内”资源和力量全面推动,而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发动专业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力量,恐怕是一个更好地推进暑托班有效社会整合的突破口。

“目前,共青团也在不断尝试引进社会力量开展暑托班的管理和服务,这是一个向前迈进的趋势。希望今后能进行制度化的安排,打造几支专业化的队伍。”他认为,若全面推进暑托班社会服务力量参与,进行政府服务招投标采购,加大政府在这项民生项目上的投入,会使这个让市民“点赞”的公益项目更加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社会化,必将推动“爱心暑托班”项目成为市民在暑期可以依靠的、受欢迎的民心工程!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A06-07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