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1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模样”第一届上海青年创意设计大赛圆满落幕

逾百件参赛作品尽显创新精神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青年创意设计大赛 参赛选手在介绍自己的作品。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撕掉标签、燃起热情、匠心独具、创意设计,设计出专属青春的“模样”!经过了3个月的激烈比拼,昨天,由青年报社《生活周刊》、青春上海、上海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共同主办的“模样”第一届上海青年创意设计大赛举行决赛及颁奖典礼。

大赛决赛现场,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来自上海理工大学陈奕阳、梁馨月、张蕾的作品《under cover充电宝》获得工业设计类一等奖;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陈璐的平面设计《“青意”vi识别系统》获得VI设计类一等奖;来自同济大学唐圆方的项链设计《叶子的故事》获得创意首饰类一等奖。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以青年视角出发设置设计方向

“不论何种打开方式,我们始终相信成长就是青春最好的模样。”在昨天的决赛现场,12件入围作品的青年创作者向评委讲述着创作理念,角逐最终的设计大奖。

据了解,“模样”第一届上海青年创意设计大赛是在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设计之都”、大力推进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推出的。大赛旨在凝聚青年创新创意与设计力量,搭建青年创意人才展示交流的平台,向社会展现上海优秀青年设计师的独特精神风貌,为青年创意设计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视野,助推文创产业持续发展。

本次大赛在共青团上海市委的指导下开展,为市级设计大赛,参赛对象覆盖上海市高校的设计专业学生。以青年人的视角出发,设置了VI设计、首饰设计、工业设计三个方向。

大赛自9月份启动以来,获得了上海市十余家高校设计学院学生的报名,收到三类参赛作品共计130多件。大赛秉持公开、公正原则,聘请权威的专家团队对作品逐层筛选。通过初赛、复赛,最终甄选出契合主题、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作品12件,在决赛现场角逐一、二、三等奖。

此外,本次大赛还设置了社会公众网络投票环节,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公众参与大赛的积极性,使本届大赛亮点突出。

青年设计倡导环保与文化传承

“我设计的logo以‘青意’两字字体为主,字体中断线则表达一种点到即止、不欲盈的克制。在我看来,青春并不是完全的浮躁,也有向内沉淀的成分在其中。”作为第一位出场的选手,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陈璐侃侃而谈,她以“禅”为表现形式、将现代时尚与古代建筑、传统山水融合的设计更是赢得了现场评委的好评。

无独有偶,来自上海大学倪文君的作品“光影1930s——老上海电影主题 手账本礼盒”也用青年的声音倡导文化传承。她设计的手账本对老上海影院的外形进行抽象和简化,又从与当时相关的文献资料中汲取了一些专有名词的字体和样式,转化为了贴纸的素材。将单一的手账本以礼盒的多元形式呈现,希望将近代上海的文化以这种具有活力的形式推荐给当代的年轻人。

在传统文化之外,环保也是青年参赛者们作品关注的焦点。来自同济大学的唐圆方将自己的工业设计作品取名为《叶子的故事》。“叶子在秋天飘落,在最美的时候却被扫走,着实可惜。我们试图延长落叶的生命,让它成为一个短周期的首饰。”通过将不同颜色、肌理的叶子组合在一起,唐圆方设计出了四个主题故事:林中鸟、树上巢、窗外景、叶衬花,给评审带来了不同的惊喜。

而同样来自同济大学刘宜兰的首饰设计作品《振》的灵感来源于石油污染。如今污染问题越发严重,荼毒着无数生命。刘宜兰说,“振”取自被石油困住的水鸟,水鸟挣扎着想离开水面,拼命振动双翼,可是厚厚的石油使其无法飞翔,最终在水中结束了生命。“我的作品用数字化建模方式,模拟了水鸟挣扎时的状态,希望能对社会起到警醒的作用。”刘宜兰说。

将大赛打造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经过一个下午的激烈角逐,最终大赛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来自上海理工大学陈奕阳、梁馨月、张蕾的作品《under cover充电宝》获得工业设计类一等奖;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陈璐的平面设计《“青意”vi识别系统》获得VI设计类一等奖;来自同济大学唐圆方的项链设计《叶子的故事》获得创意首饰类一等奖。

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丁波为一等奖获奖者颁奖。他表示,青年是创意产业的主体力量,特别是在时尚设计、新媒体传播介质、多媒体艺术设计等新兴创意领域,青年自发参与、自觉实践的特点非常明显,广大的院校学生更是富含创意梦想和创意成果的“蓄水池”,凝聚这批年轻的文化创意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智能力,将有效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

“通过比赛,我们看到了丰富的原创作品,挖掘出许多具有独特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他们激昂的青春态度、充满创意的思维和表达让我们看到了设计领域的希望与发展方向。”丁波表示,未来,将以设计大赛为起点,加大与各高校之间“产学研”的深度合作。为青年原创设计搭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运用产业协同,搭建青年创意产品的推荐平台、青年创意人才的汇聚平台、文创产业发展的推进平台。

青年报社社长李学军表示,在未来,期待更多优秀的青年设计师参与,不断创新形式,集聚更广泛的力量,使大赛成为展示原创设计新理念和新水平的窗口,成为青年设计师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上海青年创意设计大赛会发展成为业内外知名的品牌赛事。”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