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市场消费

上一版  下一版   

 

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机器人加入《最强大脑》争夺赛

“人类和人工智能不必争输赢”

青年报 王霞

还记得当年阿尔法狗战胜围棋冠军时,曾引发的“人工智能终将控制人类”的传言吗?

然而,这并未阻挡人工智能成为2016年的关键词以及各大互联网企业争相布局的重镇。近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栏目组透露,其第4季选手中将加入机器人“小度”,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主任林元庆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此次“人机大战”是对人工智能产品的一次实战检验。

青年报 王霞

“同事每结束一期节目都哭”

一档比拼人类“脑力”极限的节目,加入一个机器人选手,将是何种景象?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好像对人类选手不太公平吧?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第四季《最强大脑》中新加入的机器人选手‘小度’,是一个拥有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产品,但它要和人类选手比拼的并非计算能力和记忆力,而是图像识别和声音识别的能力,这两项其实是人类更擅长的领域。”节目组嘉宾Dr·魏(魏坤琳)在被问到前述问题时解释道。

而当被问及“希望人类和机器人哪方胜出”时,节目组主持人蒋昌建笑答“非常矛盾”。“坦白讲,我希望人类胜出,但有时候看到机器人赢得某些环节的比拼时,又非常纠结。”他表示,“但我在节目录制时观察到一个细节,当人类战队胜出时,他们是会欢呼会流泪的,但机器人获胜时却没有任何表情,反而是它们的研发团队在庆祝。”

“每一期节目结束录制时,我们研发团队的同事总有人会哭。”林元庆接着解释到,“挑战的过程跌宕起伏,谁都没有胜算会赢。而且这次挑战的领域又是人工智能较之人类天性并不擅长的,我们其实非常紧张。”

但相对于胜,他却并不在乎“赢”。

“我们特别想强调的一点是,人工智能不是来打败人类的。”林元庆在接受采访时特意重申了几次“人工智能和人类没有输赢”,“而且,我们参赛初衷并非要获得奖项,而是想在实战中检验一下我们的人工智能水平究竟达到什么水平了,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AI何去何从:技术还是商用

如今,几乎所以企业都想与人工智能搭边。“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1年全世界约1/4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都来自中国,其余主要是美国人,而其中80%的研究又都是与中国的合作,可见各大IT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之大。”魏坤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阿尔法狗之于人类在围棋领域的胜出曾引发一场轩然大波,人工智能将何去何从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但相对而言,阿尔法狗本身作为人工智能还是较为偏向技术,但我们认为,技术的最终归宿依旧是应用。”林元庆表示,“比如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在新赛季节目中,我们会展示该技术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下的面部识别的精准度;在比如无人驾驶技术,我们也提出3年商用、5年量产,而且正在一步步践行这个计划。相对而言,百度在世界各大互联网和科技企业中对人工智能的布局是较为偏向实用的。”

或许你也曾以为,“人工智能只不过是概念产品和用来展出的”,但实际上,人工智能的初级应用已无处不在,比如,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来进行上班“打卡”,而不少公共会议也开始采用该技术登记参会人员以及“刷脸入会场”。

与此同时,医疗领域也开始不断引入人工智能的多种应用。前不久,百度医疗大脑作为百度大脑在医疗领域的一个垂直应用也正式亮相。

在栏目组曝光的一组预告片,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片中表示,“如果最强大脑代表人类脑力的极限,那么百度大脑代表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平。无论输赢,都会对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做出突破性的贡献。”

“人工智能力量的显现绝非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会在积累一段时间后,于某个节点或者时间点突然爆发。”魏坤琳预测,“比如无人驾驶技术,可能突然有一天你就会发现路上多了好多搭载有无人驾驶技术的汽车,各大城市的拥堵状况也在某个时间点得到大幅缓解。”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