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拯救斑马线”被搬上话剧舞台

小志愿者本色出演 为交通大整治添砖加瓦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演员们在舞台上倾情表演。受访者供图

人气最差的学生实践机构“斑马学院”正面临关门的危险,社团里仅剩的四名学生因不同的原因来到“斑马学院”,但他们都想拯救它,唤起人们对交通法规的重视……昨天,一场特别的原创公益话剧在白玉兰剧场首演。故事来源于今年轰动一时的“拯救斑马线”交通文明宣传公益行动,而台上的小演员们不少都是该公益项目中的小志愿者。在自编自演中,台上台下的志愿者和观众不仅回味了这半年多来的公益成果,更思考未来交通文明宣传上的新一步创新和探索。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拯救斑马线”搬上舞台小志愿者本色出演

今年3月,上海市动员部署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与此同时,一场起源于黄浦共青团开展的“拯救斑马线”白领亲子交通文明倡议行动在沪上掀起了文明热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以白领亲子为家庭单位的“斑马卫士”志愿者们在忙忙碌碌的服务过程中,在形形色色的过往人群中,遇到了很多人和事,也收获了很多感动和祝福。为了能把“拯救斑马线”的这份真情,传播得更广更深远,发起方黄浦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及旗下子社团海有爱公益社精心编排了《拯救斑马线》公益原创话剧,通过一幕幕感人、有趣、开心、失落的故事演绎,与志愿者共同回忆服务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该剧由“拯救斑马线”志愿者、来自民办立达中学的初中生丁凌骏原创,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硕士研究生曹春慧改编,上海戏剧学院艺术教育专业教师陈新煌导演,除了前期向社会公开招募“海选”演员外,还有部分小演员正是“拯救斑马线”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及优秀小队长,此番在话剧中的本色出演让人似曾相识、温暖如初。

在这出上海版“歌舞青春”的话剧中,现场观众再次回味了活动中的精彩片段,还共同回味了《拯救斑马线之歌》,而剧中更探讨到孩子们在参与社会实践和课外补习班之间的平衡等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让身为00后的家长们有所感悟、触动。

据悉,该活动由团市委、中共黄浦区委、市公安局、市建交委指导,黄浦区文明办、区法制宣传联席会议办公室、团区委、公安局黄浦分局、区教育局、区青年联合会主办,海燕博客及海有爱公益社承办。

话剧陆续开展巡演 还将开展课题调研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团市委副书记丁波、黄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曹小敏、黄浦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张伟舫、上海市司法局法宣(依法治市)处调研员包志勤、黄浦团区委负责人袁登全、上海市司法局法宣(依法治市)处副处长俞静贤为“拯救斑马线”行动中表现突出的“最美斑花斑草”、“最美家庭”颁奖。

据悉,2017年,这部话剧还将陆续走进各大校区、社区、园区开展巡演,希望“拯救斑马线”能继续在新的一年为交通文明宣传带来一阵暖风。交通文明宣传之路任重而道远,“海燕博客”团队说,“让我们勿忘初心,为上海这座有温度的城市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海燕博客”将联合专业调查公司,以“拯救斑马线”志愿者为基础调研对象,开展交通大整治课题调研,就现阶段的交通整治情况收集民意和谏言,目标是为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建言和反馈。

400多户家庭变身“斑马卫士”已从黄浦推广到全市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拯救斑马线”项目由海燕博客孵化的白领社团创意策划、管理运作,骨干成员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白领,他们将营销技巧充分运用于公益活动中,融合了线下和线上多种活动形式以及时尚元素的包装,因而受到了白领及其孩子们的喜爱及广泛传播。

自今年5月8日“拯救斑马线”项目正式启动后,每月第一个周日和最后一个周六的上午,在淮海路、黄陂路的商圈路口,由6至15岁青少年及儿童和其父母结伴进行交通文明宣传。每次活动20-30户“斑马卫士”家庭志愿者统一穿着“拯救斑马线”服装,佩戴“荣誉帽”,手持可爱斑马形状的交通文明“倡议书”手牌,征集行人的交通文明承诺并赠送交通安全标志铅笔以示“奖励”。

每隔20分钟,由可爱的斑马形象人偶“黄浦斑主”及“小斑马”带领“斑马卫士”们“快闪”示范如何正确过马路,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行人的关注,在繁华的淮海路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随着活动规模和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拯救斑马线”形成了一支30余人的“斑花斑草”核心志愿者团队以及4个“拯救斑马线”微信群,有效推动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7个多月以来,“拯救斑马线”共开展了近20余场线下活动,400多户家庭1000余人次参与了路口交通文明宣传、“雏鹰夏令营”特别行动以及暑托班专场活动等。“拯救斑马线”完全通过社会化动员方式,自下而上产生影响力,并以“秒杀”的频率开展志愿者招募。

在社会各方的努力下,这场起源于黄浦的群众性活动,还陆续在上海各区推广和升温,在全市部分商圈路口开展了集中行动。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