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今年冬至祭扫提前预热 祭扫方式更加人性化

微信预约音乐 祭扫时即可点播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今年的祭扫工作已经提前预热,且祭扫方式更为人性化。 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吴恺 摄

一年一度的冬至祭扫即将开始,记者从本市各大墓园了解到,今年的祭扫工作已经提前预热,且祭扫方式更为人性化,市民可在微信上提前预约喜欢的纪念音乐,在墓园去祭扫时可以点播。也可以选择在线祭扫的方式。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微信点播祭扫时的“追思曲”

墓园里开音乐会,缅怀人生,追忆故人,这种方式倒还是第一次听说。日前,“生命艺术节”首场活动“任时光流逝我只在乎你——纪念邓丽君小姐诞辰64周年公益音会”在福寿园人文公园上演。音乐会以温软的《小城故事》作为开场,一段配乐诗朗诵《何日再唱何日君再来》勾起了人们对已逝亲友的追思之情。最后,一曲《相见在明天》像是宣告了生命永恒的存在,那些重要的人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彷佛从未离开。

据福寿园国际集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伊华介绍,本届“生命艺术节”将持续至冬至,除邓丽君纪念音乐会外,还安排了各种极富文化和艺术内涵的活动:冬至期间,园区将在业务大厅中央放置一架钢琴,供人们即兴弹奏,寄托思念之情,并结合快闪的方式传递对生命生生不息的祝福;12月1日至22日,园区还将陆续推出关于用音乐来纪念的故事,并发起“因回忆而温暖”的留言征集活动;在此期间,市民还可以通过微信留言,点播自己希望在园区听到的与纪念、追忆有关的歌曲或旋律,工作人员将选择在12月期间播放。

上海首家在线生命纪念馆上线

每年的冬至祭扫高峰,都面临扎堆扫墓的人群。那么,怎样实现错峰祭扫呢? 日前,由上海殡葬中心指导,滨海古园设计的上海首家在线生命纪念馆——生命泊物馆正式上线,向市民推广先进的在线祭扫理念。

“从前,祭奠亲人只能通过现场祭扫。如今,生命泊物馆给了我们另一种可能。父亲生前一直嘱托我们后事从简,但晚辈也想为他多做一点事。”市民储女士日前在“生命泊物馆”官网上传了一段父亲的“家事”:“父亲生前,做了一次心脏搭桥。我们都劝他,年纪大了别动刀子。他执意拒绝。他说这一切都是为了母亲。做了手术他就能晚母亲一步离开人世。这样她就不用承受丧偶之痛了。”短短几行字,表达了她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故人的哀思。

据滨海古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生命泊物馆内包含了家品、家音、家事等。市民可以通过上传图片、音频、视频、文字到生命泊物馆,让逝者生前的一封书信或是一段音频能有一个“停泊的港湾”。储女士表示,除了传统的扫墓,生命泊物馆给了平凡百姓一个平台,回忆逝者的生前事,传递生者的哀思,通过网络分享,更好地纪念每一位逝去的故人。

“生命泊物馆打破了传统殡葬行业线下祭扫的模式,率先开创了”线上祭扫“的全新概念。”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前,市民悼念逝者需要到墓园现场祭扫。如今,家人可以通过在网上上传的故人的“音容笑貌”,随时随地追忆逝者。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