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70后至90后的青年一代如何看待纪录片《含泪活着》的主人公?

多数人十分感动但不一定理解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❶1997年丁尚彪与女儿在日本相见。

    ❷2002年丁尚彪与妻子在日本相见。

    ❸丁尚彪和他的妻子女儿从分离到团聚隔了整整18年。网络截图

日前,一部十多年前曾感动了无数中日青年的纪录片《含泪活着》再次在网上引起热议。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一位上海父亲为了家庭在日本以黑户的身份没日没夜打工,终于让在上海读书的女儿得偿所愿,一圆赴美留学梦的故事。时隔多年,纪录片主人公丁尚彪的女儿丁琳早已成家立业,一家三口如愿团聚移民美国。她身边的人和现实生活中的70后~90后们是如何看待父辈对子女那么深沉的爱呢?本报记者进行了一次微调查。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丁琳的班主任和中学同学

“对她爸爸的牺牲式付出很震撼”

纪录片里,丁琳是一位身材微胖、戴着厚厚镜片的女孩,时光荏苒,如今的她已在美国成为孩子的母亲,一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现如今一家团聚,有了新的生活。但这位75后年轻人不愿多谈往事,婉拒了本报的采访。

霍磊(化名)是丁琳复旦附中的高中同学,谈及这位老同学,霍磊透露说,“其实一开始丁琳并未和我们说过她家里的情况,也没有感到她和普通同学有何两样。后来无意中问起,她父母是做什么的,她说爸爸在日本开铲车打工,很辛苦,妈妈则是纺织工人。节目播出后我们才得知原来她家里条件很困难。一开始,我们很多人是将《含泪活着》当普通纪录片看的,后来片中出现了她的镜头,我们惊觉这竟然是发生在身边同学的事。她大学在美国读书,假期回国的间隙参加同学聚会时我们和她谈及这部纪录片,大家才渐渐知道原来她家里情况那么曲折。”

霍磊表示,起初她和同学们都非常惊讶。“我对他父母牺牲式的付出感到非常震撼。固然,丁琳爸妈的付出很崇高,但对于个体来说未免有些残忍,如果我来选择的话,还是希望父母多陪伴自己一点。但是从纪录片里可以看到,她家里经济条件确实不太好,因此父亲才会选择完全牺牲自己。当年,如果她的父亲不这么做,她绝无可能去美国念书。”

尽管得知了同学的情况,但周围同学没有太多谈论此事。工作后,霍磊的朋友和同事也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含泪活着》的片段和网友的各抒己见。她却选择了三缄其口,不愿过多评价同学的情况。

记者随后找到了丁琳高中时的班主任贺老师,她表示自己曾认真看过这部纪录片,在纪录片里她一下认出了这位昔日的学生。“丁琳给我的印象还是蛮深的,她学习刻苦,懂事乖巧,总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不曾了解她家里的这段经历,我想当时她也应该早早做好了要出国留学的准备。”

“这位父亲真的太伟大,太不容易了,为了女儿的前途竟做出如此大的举动和牺牲,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影片中丁琳见到多年未曾见面的爸爸时泪流满面,这是她对爸爸真情实感的流露。好在女儿很争气,也很有孝心,在班级中成绩一直很不错。”贺老师还认为,当女儿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别远赴他乡,这在孩子的成长记忆中肯定是留下缺憾的,令人欣慰的是这家人的结局是完美的、幸福的。“希望丁琳在事业有成的同时好好孝敬父母,祝他们一家永远快乐、幸福。”

那些年留日的打工学生

“我能理解他,这是一个时代造成的”

“我能理解丁尚彪当年的举动,因为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只是在日本待的时间没那么长。”1956年出生的孙家伟和1954年出生的丁尚彪年龄相仿,在上海市出入境服务中心下属的留学港教育服务有限公司任日本室经理,赴日留学的时间也是前后脚。

1988年9月,孙家伟只身前往日本,当地的旅馆、建筑工地、工厂、面包房、餐厅等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直至1993年他才返回上海。

“那时恰逢改革开放初期,有一批上海人跨出国门打工,这在当时很正常。据我所知,当年和丁尚彪一样到日本的十有八九都是‘黑户’。”孙家伟坦言,那时选择出国打工的大都是工薪阶层,不少人都是向亲戚朋友借钱出国留学的,而所谓读书不过是在语言学校学半天,其余半天很多人会外出打工,一方面是为了支付第二年的学费,另一方面是为了还债。

“当时打工对我们的诱惑相当大,要知道那时的时薪是800~900日币(根据当年的汇率1000日币可以兑算约40元人民币),但那时在上海普通职工一个月的工资就七八十元,万元户都很少见。因此,有不少留学生一天要打八九个小时的工。”孙家伟透露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考虑到“性价比”放弃了学业。因为劳动力少,不少企业急需用人,再加上厨师等诸多岗位日本年轻人不愿做。日本政府对中国人的打工行为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不违法,不会强行遣返。

“网上有很多人质疑他的举动,但在我看来,值不值得,每个人想法不一样。就我而言,我对他的这段经历非常有同感。”孙家伟介绍说,当年中日两国收入相差较大,这导致不少中国人怀揣着淘金的心态赴日留学。但现在的中国留学生想要留在日本当地打工的非常少,只有越南、尼泊尔等国家的学生会走中国老一代留学生的道路。“现在日本政府明文规定,留学生一天打工不能超过四个小时。况且,现在的中国年轻一代留学生也吃不起这种苦。可以说,丁尚彪的情况是时代造成的。”

孙家伟的同事俞家强是1979年出生,从2002年开始接触日本留学业务。他对丁尚彪们的理解和老孙类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部分到日本、美国打工的上海人都是这种情况。很多85后、90后觉得这种经历是天方夜谭,觉得难以理解。那个年代中日收入差距大,很多人为了孩子觉得值。如果我身处当时那个年代,也会这么做。但我并不觉得这一行为特别伟大。”

[微调查]

观点1

“牺牲”值得提倡吗?

纪女士(75后,私企CEO):这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可以说是中国式的生活。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家庭,但这一个案例比较突出而已。可以说,丁尚彪代表的是一种小家的牺牲精神,同时也是没有自我的表现。个人不提倡这样的生活。但该人物故事符合传播规律,有亮点。

王小姐(80后,社区工作者):在国外打黑工真的值得提倡吗? 挣钱多一点真的比陪伴孩子长大,陪伴妻子慢慢变老重要吗? 父母牺牲一切和孩子“成才”一定成正比吗?

李先生(80后,公务员):这个故事有其特殊的出国潮的历史背景,当时确实出国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我能理解他们的选择,但不认同这种生活方式。因为你付出的代价:夫妻分离,孩子巨大感恩阴影中的成长轨迹,是需要更大代价偿还的。大胆预测这一家三口与原本期望的生活是有差距的。

我当年选伴侣、朋友,特别远离拼命奋斗的人,因为我是凡人、俗人,我既无法成为你奋斗的对象,也成不了你奋斗的阶梯,我只是你身边陪着你的人。

李小姐(85后,企业白领):很感动,也很佩服这位父亲。非常人的意志造就这个家庭的美好前途,但仅限于个案。毕竟是有特殊时代背景,现在应该不会再有这样的故事。

王先生(90后,外企工程师):主人公借贷出国真的很有魄力,但是我觉得作为成功的案例并不值得推崇,因为可能也有千万个失败了的“丁尚彪”默默无闻地仍旧在日本打着工,他有着传奇经历和冒险的因素,也是那个信息不发达时代的神话。我个人是不愿意这么做的,不管从父亲的角度为了孩子打拼,抑或从孩子的角度,不愿离开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和睦的成长环境。

朱同学(90后,学生):我觉得老丁的行为一开始是求学。他35岁想去求学想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虽然这个行为让他首先背负上了债务其次把妻女留在国内,但如果这是我的父亲,我还是会支持他这么做,因为这是他的梦想。但后来他变成单纯的留在日本打工供女儿留学,这就让他的初衷变味了,甚至有几分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的意味,我觉得这就没有必要了。当梦想变成执念,就没有支持的理由了,坚持下去只能是对家人的伤害。

观点2

愿意付出就是获得

李先生(70后,创客):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新上海人在上海的艰辛,我1991年来上海,承受的苦和丁尚彪比半斤八两。

顾先生(80后,IT公司市场经理):第一、活着与否的唯一标准是你是否还有无条件相信的事情;第二、爱的伟大在于,付出就是获得。

张先生(85后,团干部):有人含泪是为了活着,有人含泪是为了活好,从结果上看,这位父亲属于后者,但多少人是倒在了前者这漫长的过程中。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