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蕃瓜弄市政征收有速度更有温度 15天超99%签约率创纪录

85后小巷总理:动迁人走情不断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蕃瓜弄小区是上海首个五层楼房“工人新村”。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张瑞麒

    老居民依依不舍互相流泪告别。

“几十年的老邻居啊,舍不得,真舍不得。”昨天上午,在蕃瓜弄小区住了20余年的盛月娥径直来到小区门口,流着泪和几位当天搬迁的老邻居们相拥挥别。

坐落于苏州河北岸蕃瓜弄小区是上海第一个有五层楼房的“工人新村”。因为北横通道市政动迁,部分居民于昨天集体搬迁。依依不舍之余,他们中不少人兴奋万分,“终于要住上新房子了。” 令人诧异的是,从征收开始迄今只有短短15天的时间,但签约率却达99.83%,创下了市政征收超高签约率的纪录。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动迁 85后小巷总理当起老娘舅

“小刘,你要搬拉?”“嗯,我妈妈在打包。”“小刘,以后多联系。”在蕃瓜弄的入口处站着一名85后女孩,她叫刘玮,从出生伊始她就住在小区里,至今已有近30年了。

除了居民的身份外,这位女孩还兼具居委会主任一职,几十年来,小区的变化她都清清楚楚:“最早我们搬来时,窗户并不封闭,从阳台往外看有一个花园,小朋友在滑滑梯上玩耍。约莫1997年左右,这里实现了平改坡,2010年小区里又安装了雨棚。早在新的共和新路高架建造时坊间就传闻我们小区要拆,但到后来没了声音。这次动迁的机会,我们等了很多年。”

尽管居住空间狭小,一家三口挤在13.5平方米的“蜗居”,但刘玮却对蕃瓜弄非常有感情。“以前能住进这里还是很光荣的。这间房是单位给外公分配的,他留给我父母结婚用。上世纪80年代时上海尚有许多私房和石库门房子,需要烧煤炉、倒痰盂,我们所住的公房有共用的厨卫,大家已经觉得条件得到了改善。

动迁征收工作开始后,作为居委主任刘玮马上投入了紧锣密鼓的工作中。居委的七名工作人员被分成六个组,每组要对接88~100户居民。刘玮被分到了第六组,从搜集基本信息开始,她开始挨家挨户上门,了解居民的实际情况,如是否人户分离,居民家庭是否享受低保等。

在摸底过程中,刘玮接触到了35号楼一名70多岁的独居老太太,老人的儿子儿媳在美国定居。从老人那里拿到儿子和儿媳的手机后,她试图长途连线,但因为信号等缘故几次三番都失败了。最后一次,当电话那里传来儿媳的声音后,她兴奋极了,在简单沟通后让老人的儿媳加自己微信。通过微信语音,老人与儿子就动迁方案达成了一致。

谈及这次动迁工作,刘玮最大的欣慰就是自己的服务使得居民人在人有情,人走情不断。开开心心地走。“作为年轻的居委会主任,我加了很多骨干居民的微信,希望用互联网+的技巧将搬迁的居民串联起来,希望他们常回来看看,让走的人心不冷。当然,因为还没有换届,我还会继续以主任的身份留下来,为藩瓜弄的其他居民服务。”

难舍 “老邻居啊,我们要保持联系”

小刘是幸运的,这次她幸运摇中位于西宝兴路市中心的动迁安置房,房间面积从以前的13.5平方米一下变成了61平方米。而她的邻居们也为这次动迁欢欣鼓舞。从1983年起就住在小区的朱玲玲穿上最时髦的“行头”,跃上扎着大红花的搬家车,脸上掩不住的喜悦。“盼了好多年了,今天就搬家。”

看到朱玲玲从车上下来,老邻居王阿姨冲上前,拥抱了她。几位邻居在卡车前让志愿者用拍立得抓拍了离别的场景。

迎面而来的盛月娥从1996年开始就居住在此。她和先生住在2号楼,父亲住在16号楼。盛月娥要29日才搬家,提前送别离去的老邻居,她依依不舍,忍不住掏出纸巾。“我对这里很有感情。小区里有很多小姐妹。有一次父亲脑梗,是邻居来通知的。哪家的饭烧糊了,邻居会代为把煤气关掉……”

一旁的刘玮见状也不禁动容。“前两天,我们和老邻居互留电话、微信。以前都住在贴隔壁,有事吼一声就行了,以后就要‘网来网去’了。有意思的是,摇号的时候我还碰到了失联已久搬出去的老同学。”

速度 一小时内迅速拟写告居民书发布

昨天上午8点多,12辆搬场车从蕃瓜弄小区依次开出,北横通道(蕃瓜弄段)市政征收项目首批居民集体搬场,告别老屋。静安区区委书记安路生、市交通委主任谢峰、区长陆晓栋、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葳萍、区政协主席陈永弟、副区长姚凯等一行来到搬迁现场,为居民送行。

记者了解到,从11月5日基地拉开,到截稿为止,已签约587证,签约率达99.83%。超高速度创造的超高签约率,诞生了全市征收项目的新纪录,这源于征收工作改变了传统征收过程中着重强调“做群众工作”的思维,融入了互联网企业服务用户的意识,凭借精益创新的方式,频繁推出符合人性需求的“暖心举措”。考虑到征收对于大部分居民而言是“一生一次”的大事,为了保证市政建设的顺利进行,尽可能减少遗留问题和矛盾,征收工作运用了互联网思维,全力挖掘和满足用户的需求,最终大幅提高民意的支持度。

市政征收的信息传播至关重要,包括正确信息的发布时机和负面情绪的应对方式。除了横幅屏、宣传栏、触摸屏等传统方式,天目西路街道此次还借助了“智慧天目”街道微信公众号、引进了“E征收”APP,第一时间推送征收方案等重要信息,生动解释补偿方案、安置房源等居民关心的问题,有效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在政策发布上,则征收工作创造性提出抢“第一落点”的想法,占据舆论主动权。

据了解,由于此次征收工作时间太紧张,而且蕃瓜弄的地理位置很优越,居民被征收意愿不强,很可能会出现问题隐患。签约前两天,部分居民内心既有期待改善生活的憧憬,同时也有一些担心政策不确定的担忧。面对这一情绪波动微妙时刻,街道主动应对,在一小时内迅速拟写告居民书,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再次及时发布政策信息,严肃强调征收“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当天晚上和第二天,街道结对干部、居委会干部和静安城发集团下属第二征收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又陆续上门详细介绍政策。

温度 兼顾各方平衡 考虑居民情感因素

对于大部分居民而言,对市政征收过程往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那么如何让每位“用户”的刚需得到满足呢?天目西路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征收方案在修订过程中既充分考虑了该项目的特殊性,又兼顾到各方面的平衡性。

据其介绍说,为及时了解各年龄段居民的需求顾虑和心理变化,街道还通过建立征询意见信箱、电子邮箱、qq讨论群,热线电话、实地解答等多渠道收集民意,确保街道和居民之间互联畅通。街道还特意编写了《房屋征收权益纠纷案例汇编》发放到居民手中,并请来名律师进驻基地提供24小时服务,专业地向居民分析征收政策和相关法律,化解居民间围绕产权产生的矛盾。

抽取签约顺序号当天,现场除了在居委会干部和居民监督员的监督下封箱、抽号外,还特邀了公证处公证员对抽号活动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公证,进一步增加了抽号活动的透明度。为了让居民可以全程清楚了解内场情况,现场还对抽号过程实时直播。  

“征收工作不应该是冷冰冰的,街道通过创新思维尽量做到有温度的征收,更多地考虑居民的情感因素。”相关负责人表示。

街道在研究居民需求时发现,在蕃瓜弄住了几十年的居民,对这里充满了感情,虽然愿意积极配合市政建设,但内心难免不舍。早在几个月前,街道便邀请专业摄影记者和摄像师跟踪记录拍摄,留下蕃瓜弄的大量珍贵影像资料,并同步记录这段时间发生的大事件。在征收工作启动后,街道精心设计了一本“北横通道市政征收宣传记录本”,9月24日召开的座谈会上,每户居民都收到了这份珍贵的礼物。记录本按照月份分别介绍市政征收政策、街道为居民准备的各项服务,具体解释了摇号、签约流程以及安置房源的信息,解答签约居民搬迁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