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幸可以亲见李桑的首饰作品,你会惊讶,原来素净和华丽竟然可以如此和谐统一地融于一体。李桑喜欢独具个性的材料,但在她的作品中,宝石往往不是主角,金属才是,银的材料更为多见。银的洁白色调显得素雅而温暖,在她精致的手工里更变得婀娜多姿。繁复的线条和灵动的造型,让一抹素白变得内涵丰富、韵味卓然。因为早年研习中国画的关系,让李桑有了自己的观察方式和表现的角度。她痴迷于线条,有形、无形,用它们来记录自己的思考,表达对某种现象的态度及对绘画的热爱。当人佩戴着这样的首饰,就像随身携带了“可移动的绘画”,显示出主人低调和精致。
如果有幸可以和李桑交谈,你会发现其实她的个性就像她自己的作品。虽然低调却总是有惊艳之处。比如,虽然她现在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珠宝设计专业的教师,可是她最初本科学习的却是视觉传达设计。很长一段时间,她一直在寻寻觅觅,想找到一个自己可以为之追求一生的事业。2003年在美国游学期间,她对首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不断地看画廊、手工艺展,趴在电脑前浏览首饰艺术、设计、手工艺术类的网站。那时她甚至可以自如地运用法文和德文检索首饰专业内容,虽然不能参透全部,却依然看得津津有味。回国后,她还自行翻译了十几个首饰艺术家的介绍。
除了不断地吸收国外先进的设计,李桑还痴迷于手工,她的作品都是纯手工制作。用她自己的话,这可能和她个性偏静有关。在行与说之间,更喜悦于行,喜悦于物品在手中逐步完善的过程。她还说:“首饰对于我,往往起了记录的作用,就像作家用码字来传达思想或观念一样。”
近年来,她更是投身于传统工艺——花丝的传承。李桑说,花丝是最令个人感动的中国传统工艺。它通过拔丝、搓、堆、垒、编、织、掐、填、 攒、焊等二十多种工序把初始的银块,制作各样的细丝再成为精美的饰品,每个步骤的闪失都会造成物件的失败。当初李桑看到师傅在制作中的恬淡和耐心,那份坚持心手相连的志趣,除了敬佩以外就是推崇……如今李桑不单单把这项传统工艺保留了下来,更力图从纹样、视觉形态方面进行突破,以适合都市人佩戴。优雅、精致、个性、易搭配,是她的花丝作品令人难忘的特性,亦是设计师坚守的设计哲学。
很多人也许以为,一名艺术家、一位珠宝专业的教师肯定只要沉浸在自己创作中就行了,可是为了让花丝这项传统工艺为更多人所认识、了解,李桑还是决定量产她的“心丝”系列。当然首次和市场打交道,也颇费了些周折。在第一阶段的设计、打样、生产制作完成后,如何找到符合她工艺要求的加工方变成了一件难事。最初找的加工方都不愿意签协议,甚至拿了委托的打样款,转身就进行复制,找了柜台销售。此时的李桑,已然不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斗志昂扬”的女战士,最后,小女子解决困难的决心战胜了一切,终于让她找到了一个有良好制作能力,诚信的加工方。
李桑说,她只是一位随心、随性的设计师。喜欢慢节奏的生活状态,可以做白日梦,也可以让她很专注、很深入地探究自己喜欢的领域。其实,她就是一款花丝银饰,宁静却有自己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