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6年04月26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属于谁的公园时代?
文 张晓雯  图 受访者提供

    公园这种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曾经承接过许多时代欢笑与爱?只是如今,那些曾经时髦的老公园被原来越多的商业大厦取代,当人们情不自禁地开始追忆公园里的自由和浓情。徐杰开始用脚步丈量上海的城市公园。他说,镜头框取的不是空间,而是时间。

    文 张晓雯   图 受访者提供

    公园的新陈代谢

    纪实摄影师徐杰深受“扫街”抓拍之苦,尤其是大家对隐私的防范意识日渐增长的今天。因此起初,单纯是出于“觉得在公园拍照会容易一点”的念头,他在网上下了一个上海公园的列表,五十几个公园一个个跑,意外的发现和思考足以写一篇论文。

    在徐杰这代80后的记忆里,公园是时髦的。复兴公园对面的钱柜是最高级的奢侈;花两三个小时在路上去一趟西郊公园好似假日的节庆……现在,别说公园了,钱柜也成了一个符号,只活在情怀中了吧。

    事实上,老公园不只因追忆而更美,它们的确担得上“小而美”的美誉:“特别是桂林公园,它的隔墙、隔断、水域的安排,都依稀能感受到苏州园林的味道。上海人叫螺蛳壳里做道场,不停地造(假)山、做水,游客进去是绕着走的,阻止了你直来直去。其实你地图上看,这些老公园的面积很小,和平公园却还有4个门。”与之相对地,新公园如世纪公园、黄兴公园,走的已经是伦敦海德公园大草坪式的“大而荒”风,好或不好,“可能是后面一代人该说的话题。”

    撷取这样几组徐杰在项目中记录下的对比画面:“神奇”的和平公园是市区内唯一还在养猛禽的公园,挖下去的山里,狮子老虎在下面睡觉,然而背景是新造的商业楼;周边的石库门里弄、工人单元楼、老公房被拆迁后改建的楼盘,使蓬莱路成了最贵的地段之一,然而公园内却是冷冷清清地;锦江乐园的男厕有50几个便池,似乎在诉说着它当年背负如此巨大客流量的过往,然而园内的海盗船空空荡荡。

    属于谁的公园时代?徐杰用照片框取的不是空间,而是时间。

    奇异的自由 

    “如果你了解摄影的话你会知道,纽约的中央公园诞生出多少好片。”黑人、老人、小孩……徐杰不了解纽约,但他知道,“公共空间”这个词因聚集而成立,也因聚集而精彩。“我到苏黎世,当地人告诉我有一个Needle Park,曾经全欧洲的瘾君子都到那个公园去。”这个反面例子也正说明了公园的本质属性正是开放。

    解放前,无锡富商张叔和所建的私家花园“张园”是沪上最早放映外国电影的地方,后来,马戏团、过山车等娱乐设施一并造起,综合型游乐场雏形的脑洞当时就已大开。“公园可以把某种游戏发挥到极致。”他说。

    “锻炼身体的高人,养动物的高人……公园里藏着很多你想象不到的高人。一个老人像驯狗一样在驯一只很大的鸟,手一扬,鸟就无影无踪,一吹口哨,鸟马上就飞回来停在他肩膀上,就像《小城奇人》里的画面;一个老人用2根8米多长的鱼竿玩扯铃,光听风声就很响;十几个人帮忙放一条15米的巨型蜈蚣风筝,忙活三四个小时而未果……在这片公共空间里生长了很奇异的技术和表演天赋。”公园就像学生时代各上各的体育课的校园操场,见怪不怪,“放任自流”,一面因开放而包容,平等接纳各种奇异和奇异的碰撞,一面默契演变出各种谜之分工:“上海下象棋的顶尖高手都在襄阳公园,胡荣华就是那边下出来的;鲁迅公园是著名的音乐之乡,唱歌、表演很多。就算是10年以后,说人民公园不能搞相亲活动了,我们也会怀念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时代,人们选择在这样的地方做这样的事情。”

    这便是徐杰做公园项目摄影的初衷,他发现这个空间似乎和外头上海的80后白领生活是完全无关的,人在里面都处于一个特殊的、“非正常”的状态,他们在做一些比较特殊的事情,有很多特殊的人。公园不乏外来媳妇、低收入者的“游荡”,徐杰还捕捉过不少联谊人群的孤独。但公园始终在那里,给聚集在一起的人以自由。不羁的欢乐、冷静的克制,灵魂以各自的方式在世界上浓情地活着,汇聚在这一方小天地,相遇。

    问答 Q&A

    Q=生活周刊   A=徐杰

    亲民是城市空间温柔的底线

    Q:你怎么看待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功用性?

    A:从实用性上,排在第一位的功能可能就是给那些学龄前儿童接近自然,其次给一些实在想不出去哪里谈恋爱的恋人,以及给老年人的去处,他们不熟悉新事物,总要有能够接受的娱乐方式。

    Q:这其中并没有触及最具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群体,公园有没有艺术化的可能吸引更多群体?

    A:我是念美术史的,你可能想不到,90年代初80年代末,做展览除了美术馆,最多去的两个地方,全中国都一样,一个是工人文化宫,第二个就是公园。上海只有上海美术馆,美术馆可展的作品、级别要求比较高,很多的工人当时自发的展览,借的场地就是公园。在中国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北京星星画会,第二次画展好像就是在北海公园;工人画家严力到了上海,找了上海美术家协会,说要做展览,美术馆的档期一年前全部排好了,后来他们是在人民公园做了小型展览。我们的公园有没有可能让艺术、人文的东西进去,除了行政、安保方面的困难外,可能大家接受度更高的还是做一些表演性的东西。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希望它多元化,就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倾向,比如说某一个公园是艺术化的,做视觉、展览的,某一个公园就是搞体育的,等等。

    Q:身为一个公园控,在公园设计方面,是不是观察出点门道了?

    A:一些体量特别大的公园,会让人感觉迷路,它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地域的位置、特色,人走进去的动线规划都要找更专业的人去做,尤其是现在城市在往外扩张,建一个很大的公园不是难事,种上绿植就是公园,但是要有文化、有历史的东西在里面才好,翻新更不要糟蹋。现在一些公共公开的绿地已经很好了,比如新自然博物馆前的绿地,又有雕塑,又有艺术作品,又有风景。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文化
   第A09版:文化
   第A10版:星踪
   第A11版:星情
   第A12版:重点
   第A13版:重点
   第A14版:悦读
   第A15版:信息
   第A16版:读城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风尚
   第B07版:风尚
   第B08版:风尚
   第B09版:风尚
   第B10版:风尚
   第B11版:风尚
   第B12版:设计
   第B13版:设计
   第B14版:有情人
   第B15版:青意社
   第B16版:游走
   第B17版:游走
   第B18版:汽车
   第B19版:汽车
   第B20版:资讯
   第B21版:海信·时尚3C
   第B22版:情景
   第B23版:情致
   第B24版:街拍
属于谁的公园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