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之前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可以通过互相询问对方的星座打开沟通的大门。当然,并不是每个使用星座语汇的人都虔诚地相信这一套理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将自己和他人归为十二个种类,并用各种描述性格的形容词当做探索自我和他人的路线图。
这并不是这几年才兴起的新潮做法,事实上,在多年以前,通过属相、 生日或者血型来判定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已经成为某些出版物博取眼球的噱头。另一种人喜欢打着心理学或者人格科学旗号来分析,比如,通过一系列提问揭示有关一个人的真相,过程虽然冗长,但结果依然非常简洁。诸如“完美型人格”或者“INTJ”之类的短语虽然听上去严肃一些,但只要你掌握了这套语言,那么它并不比“双子座”来得复杂。难道每个人不都是独一无二的吗?可为什么还需要仰赖这些词语给出一份有关自己的说明书呢?
心理分析:
按照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说法,人的自我实际上并不像人格科学所认为的那么简单,而是处在不断超越的状态之中……因而,自我成为了一片深不见底的海洋,稳定的表面之下可能隐藏着不断变动的暗流。
恰恰因为每个人对于他人而言都存在如上所述的不确定性,那么这也就给人际交往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对陌生的两个人而言,他们之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念头,但并不能确定对方的想法。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便发明了一种工具,用最快捷的方式获得关于对方自我的重要信息,而有关星座、属相或者人格的各种说法,正是为展现自己的自我、或者确定对方的自我提供了一套很容易上手的工具。
简化同时也意味着扭曲,可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同样也遵守商人所熟知的经济原则,那就是用最低的时间成本获得最多的信息。因而,工具不能太复杂,否则使用成本过高,但又不能太简陋,否则不能获得有效的信息。因此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人们青睐星座、血型或者各种人格理论,但又不会闲到和每个正在交往的人促膝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