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波去过很多地方,从南极到北极,从纽约到伦敦, 可以说已经绕地球转了好几圈。满世界跑的人并不稀奇,不同的是,作为当代陶瓷艺术鉴赏家,他是“背着china去旅行”,从上海把中国的瓷器艺术和文化带去了世界各地。
文 蔡娴 图 受访者提供
让陶瓷从上海走出去,再走进去
2012年,陈海波受纽约华美协进社的邀请共同参与“景德镇百年陶艺”的展览,那应该算是中国近现代艺术陶瓷在美国的第一次亮相;2013年,他又先后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带向了德国、冰岛甚至北极;2014年,陈海波带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举行特展;2015年,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又作为文化使者前往阿根廷、南极和南非等地。陈海波说,陶瓷的英文名就是“china”,中国文化走出去,借陶瓷的力量是再合适不过的。于是,陈海波和他的团队策划了一项大型文化之旅活动——邀请国内一些陶瓷艺术家重走“丝绸之路”。他说,陶瓷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角色,是中国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曾经中国文化走出去最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陶瓷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为世界了解中国做出重要贡献。
而他们要走的路线并不是狭义的丝绸之路,而是要带着这份精神越走越远,“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也曾到过南极,但是没能成功登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在完成先人未尽的事业,把我们的文化带到这些荒无人烟的世界极地,我认为,历史会记住这件事。”这几年,陈海波过得很开心,因为不仅把文化带去了各地,作为一个旅行者也游遍了世界,虽然很辛苦要到处跑,但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就值了。
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回馈给了陈海波一个信息:世界对当代中国充满好奇,尤其对于陶瓷是世界各国人都非常欢迎的。“我在密歇根大学学习时,我和很多同学都给校长带了礼物。很多礼物都很贵重,但我当时只带了两个从景德镇买的陶瓷小笔筒,只要60元钱。校长却偏偏非常喜欢,还特别拉着我拍照,其他礼物只是礼节性地收下。当时,我就感觉陶瓷是非常受外国人喜爱的。”此外,陈海波先前拜访冰岛时,团队送了一件陶瓷给冰岛总统作为礼物,第二年故地重游却怎么找也找不到,询问管理人员后才得知,原来是总统十分偏爱,干脆拿到家中欣赏去了。
在南极之旅途中,他们受到了阿根廷文化部部长接见,团队向他赠送了周国桢的作品《领头羊》,结果部长说自己就是属羊的,所以特别喜欢,抱着羊亲了又亲,还现场清唱了一曲,陈海波说,即便有些语言不通也完全能感受到这种交流的愉快气氛。“包括到了英国、南非等国家交流的时候都受到了热切的关注,可见陶瓷是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喜爱的。我作为一个陶瓷的推广者,真正找到了代表东方代表中国的元素,通过陶瓷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并且再走进外国人的文化和生活中去。”
文化大都市的底蕴
陈海波喜欢去了解各国城市的文化,每到一个城市除了博物馆、美术馆这些必去之处,他还喜欢去探索当地的街巷和小镇。比如,去法国探访了莫奈花园,就让他感触很深,除了花园被打理得非常漂亮之外,他看到整个小镇的旅游和经济都因此被带动起来,所有镇上百姓都受益。“上海正是缺少这样的文化高地。其实,上海有很多知名的艺术家故居也应该被保留下来,比如陈逸飞当时在朱家角的工作室就可以跟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结合起来等等。乌镇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像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戏剧节等把这个小镇的文化氛围就撑起来了。”
陈海波认为,文化大都市一定是一个有文化底蕴并且有文化生机的城市,不是多和国际接轨就能够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从纽约、伦敦这些城市上我们都能发现它们在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平衡和共存上做得十分完善,而且深入人心。优秀的历史建筑、文化元素都被保留得很好,教育系统、博物馆系统又能够给群众很完整的空间去了解、去感触,这都是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基础,是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的文化素养和感悟。每个人对于文化的观点又会形成这个城市整体的文化态度。所以我想教育是很重要的,当前,上海人文流失的速度其实非常快,应试教育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人文、艺术的教育都无法真正从容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因此,在陈海波看来,文化教育场所的实力也和人文基础素养息息相关。比如,上海博物馆虽然在国内可以说是比较有实力的,但是比起纽约、伦敦这些国际大都市里的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还是有差距,“可以说,我们十分缺一个好的博物馆,以及对于同一个城市中不同博物馆的设定、打造。要做出代表性、要做出区别化,比如上海近现代美术就可以好好地梳理起来,展示起来。”
问答Q&A
Q=生活周刊 A=陈海波
Q:去过那么多城市,相比之下上海的文化氛围还欠缺些什么?
A:其实,上海人对文化的热衷是与生俱来的,在我看来,是比内地其他城市的人更加喜爱文化和艺术。中国近现代艺术陶瓷在全国都没有一个系统的展示,所以,我觉得上海是不是抢先可以把这个方面做起来?政企合作的方式或者是支持企业把这些事做起来,我认为是有很多发展空间和可能性的。我想,上海文化发展还是要多一些有识之士,政府也要多一些政策扶持。要在深度上下功夫,文化建设不是短、频、快的,文化建设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有前瞻性,更要有使命感。当我们的文化格局、市场、受众都成熟、充实起来了,上海的文化形象才会得到认可和丰富。
Q:中国陶瓷为什么要去到南极?中国艺术家为什么要去南极?
A:我们似乎很难为它罗列归总成几条干脆的理由,因为很多时候,梦不需要理由,只需要敢想的勇气和大胆的实践。我们希望中国文化在当代远播,我们希望中国文化能够找回百年前即有的探索精神,我们希望能将中国的陶瓷文化展现在世界更多人的面前。但我想,使我们踏出这一步的原因绝对不仅于此。
知道多一点 More
中国艺术家南极探索之旅从上海出发,途经南极门户城市阿根廷,最终登陆南极诸岛,全程近1个月。这一路,有威力惧人的德雷克海峡,有漫山遍野的企鹅海豹群,有震撼心灵的冰山雪川,更有一群人的期望和理想寄付其中。陈海波还特邀一支优秀的摄制团队,联手打造文化之旅大型真人秀《背着china去旅行》,“希望不仅为我们的活动留下珍贵的纪念,更希望将来制作之后,通过多个渠道的播出,创造一种更有趣味性、正能量的方式让大家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精髓。”他们还史无前例地在北冰洋上举行陶瓷艺术拍卖活动,拍得款项全部捐赠给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用于中国冰岛极光观察站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