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最终会回到一个使用的状态,只有这样它才是一个“活”的建筑,建筑要融入生活,最终的落点就在“活”。当一栋建筑回归到一种“善意的建筑,善念的设计”,它对使用者本身是友好的,对于整个社会也是友好的。
文 冷梅 图 受访者提供
墙体使用圆角的边角设计,在窗框和金属框架结构上使用圆弧的设计,凸显人性化。也许这些小细节,在外观上的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使用者来说,就会更加便利,让人从心理上产生一种舒适感。
善意的建筑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位于五原路的一个弄堂深处。以前是一家社区健康中心,作为一栋小别墅,以前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它的价值和功能。刘宇扬建筑事务所进驻之后,给了它新的定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意空间。
它很好地体现了建筑师刘宇扬在建筑领域里的几点关注:第一点是活用,第二点,是保留基本设施,舍弃没必要的环节。在空间设计上,刘宇扬希望尽量让里头活动的人,有种空间上的自由感,“在我们改造的过程中,把那些没有必要的墙、洞和门都打通了,作为事务所,它应该是半开放性的,一个工作室就像一个小社会。你必须要和周围的人协调共处;对于那些最根本的光和视线要尽量保留。人在一个空间里,一来需要安全感,二来需要光线。”
二楼图书室独具匠心,大尺寸的固定窗框把屋外的树景勾勒进了这块玻璃做的背景墙。把他处的风景借入自己的空间,让原本的室内空间视线更加开阔。有阳光斜照时,光线顺着婆娑树影打进室内,光线通透。“窗户原来没有那么大,现在把窗户开到最大,光线更加充分。但同时,这扇窗是封闭式的,不去侵犯邻居的领地。也是从中表示一种姿态,与邻居间的友好,互不侵犯,是一种分寸上的把握。”
小洋房的吊顶做了重新设计,将原来拉平的吊顶全部拆掉,增加了挑高设计。“我个人在空间改造上,还是会有意识地去回应它前面是什么?我是什么?我后面是什么?我们不一定会一辈子待在这个空间里,我后面会有其他人接手,这就是我们所遵循的理念:善意的建筑,善念的设计。一座城市的成长,每个人在当下,在你所处的小环境里,你怎么尊重前人,你怎么设身处地去维持与邻居的关系,这是当下;还有就是你怎么看待未来?它就像城市的一个小社会,如果每个人都能处理好自己的小社会,这就是一个和谐社会。”
从“用”到“活用”
主持建筑师刘宇扬是美籍华人,出生在台湾,15岁那年全家移民美国,他的成长和求学经历都在美国。他对建筑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都构建于那个时期。离开美国前,他的最后一站是纽约,一家行业背景雄厚的设计公司;但是刘宇扬认为这和自己所追求的理念和风格不是很匹配,于是选择离开。之后,他在香港中文大学任职助理教授,这位学者型的建筑师曾经作为深圳-香港建筑,城市双城双年展协同策展人、成都双年展联合策展人,直至2006年在上海成立了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在哈佛大学攻读建筑学硕士时,刘宇扬曾跟随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库哈斯完成了中国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研究。之后,刘宇扬有幸参与了上海当代艺术馆的设计。当时,刘宇扬只是把它看作一个项目,没想到这个项目对业主、对上海这座城市甚至当代城市研究具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从那一刻开始,他开始正式考虑是否搬到上海,把这里作为建筑实践的新平台。
刘宇扬说,近年来,建筑领域也不得不正视环境的议题,这又回到了十年前,他最开始思索的关于建筑的本质。他认为,建筑的本质应该是回应人的生活中的需要,不管是一个室内建筑的改造或者是工厂的设计,它都是一些根本需求。
到了当下对于环境问题以及资源问题的关注,作为建筑师,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些建筑师会认为,这就是环境工程师的事儿,是一个技术问题,建筑师只是做一些形态和空间,刘宇扬说,“形态和空间都是很本质的,但建筑师也同时是社会的公民,我比较看重建筑师的社会性,我们有一份责任,专业责任也好,社会责任也好,都需要做出相应的回应。”
最近,事务所刚刚完成江桥的滨江爱特公园改造工程,其涉及的就是这个范畴。公园周边是很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它又是离虹桥最近的一个镇,经过若干年发展之后,现在新建的小区周边堆积了大量建筑垃圾。曾经有一个调研显示,真正的建筑垃圾只有2%得到应有的废物处理。大多数垃圾就是像这样被运往了郊区,堆积成山。这个项目当时面临了很直接的问题,周边新建小区住户已经开始入住,旁边一个幼儿园开园,周边居民要经过这个堆场。
“于是,在这个地块的设计中,我们把这些建筑废料运用生态使用的方式填充好,建成了一个200米长,5米高的景观墙。一来消化了场地原有的废土废料,就地再利用;同时对南边的水泥厂进行视觉性遮挡,地面上的粉尘做了相应隔断。做好之处,这堵景观墙的北边形成了一个绿化公园。“最后这个公园的呈现,已经接近当代艺术的手法,超越了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范畴。”
刘宇扬把这道景观墙称为“建筑垃圾纪念碑”,它纪念的就是过去中国短暂的城市化进程中所留下来的记忆,这些记忆没有办法另外造一个房子去纪念,如今的呈现其实是很好的方式。这种理念恰恰就是:善意的建筑,善念的设计。“念即是初衷,由此为出发点,我们要有意识地为业主、为环境、为城市做一些事;它的呈现就是一个善意的建筑。对使用者来说,他就是用这个地方。我对用更加关注,建筑到最后就会回到一个使用的状态,只有这样它才是一个‘活’的建筑,建筑要融入生活,最终的落点就在‘活’。我们往往会被功能主义所限定,这个地方一定是做公园的,一定要做绿化,其实人会让它有一种不同的用法。对于一个空间而言,除了用之外,还能够活用。”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代表作:上海当代艺术馆
南京路步行街服务亭
广西兴坪云庐酒店
受访者: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新生代的调调
七月合作社的位置真的得天独厚,马路对面就是宋庆龄故居。位于这端的淮海中路1818弄曾是当年党家眷驻所,也是上海重要的历史保护建筑。
七月合作社,占据了其中一栋民居,这是一个新生代的创意团队,成员几乎都是85后,致力于景观园林、建筑室内、平面设计领域。一楼是一个不错的会客厅,今后会衍生为一个兼具私密性的小型咖啡馆,作为对外沙龙和展览的空间,却又不是那么大张旗鼓,只会接待预约而来的慕名者。二楼、三楼分别是景观园林、建筑室内、平面设计这些小伙伴们的办公区域,以区块划分。一个个独立房间,按照历史建筑的原貌呈现,却也将各个区块划分得相得益彰。七月合作社的创始人康恒说,这个团队的成员,大部分人都是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大学同学,大家因共同的志向回国后组建了这个年轻的设计师团队。
对一个新生代的团队来说,要创意无限,开足马力调动大脑生产出无穷无尽的idea,生活的大部分半径统统停留于工作场景里,公司即是家,这种艺术范儿的调调才不会辜负人生,辜负大好时光。
园林里的生命魅力
七月合作社里,堪称颜值之最的当属它的庭前院,也是这个空间的点睛之笔,这里拥有的不愧是庭园设计的高手,能把几尺园子造得如此写意,山水间气韵生辉。康恒主攻的方向是庭园设计,他曾经师从日本当代枯山水大师枡野俊明,成为他的中国弟子。所以,康恒的景观作品结合了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同时也兼顾了东方美学和中国汉学神韵。放着这么好的院子,怎能不把所长在自己的园子里发挥到极致呢?
枯山水园林造景的特点就是没有水的地方,通过造景来隐喻有水。七月合作社的园子里,通过石头构成瀑布和沟渠的样子,而营造出一番世外桃源的山水之色。七月合作社来到这里之前,只是一个荒废的庭园,康恒把自己在园林造景上的美学经验都运用在了这块室外空间上。
康恒说,尊重身边的生命是造园的前提。图纸上的记号不能完全表达出大自然中没有规制且具有生命的素材,所以对于我们而言,设计图纸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相反是工作刚刚的开始,现场施工是庭园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从树木、石头等的取材到位置确定置放,我们希望通过经验及对自然的尊重,展现出生命最大的魅力。“我们不会破坏现有的自然生命,能利用则利用。自然里没有丑的审美,只是区分于观赏角度、树形的不同,需要我们根据经验进行修剪、进行动线调整。”
从七月合作社室外的一扇门进来,被树木造景遮盖,放眼望去,你看不见花园的主景。只有当你置身其中,沿着右手边的小径向前移步,才能慢慢见到园子的全景。原本园子并没多大,但是通过这种遮掩和营造的曲径通幽,反而让你充满了期待,感觉院子很大。这个小径并不是笔直延伸的,入口处有1.2米,反倒是到了尾部收窄,变成了0.9米,这种设计会让人有一种景深感,先抑后扬。当你进入尾部之后,一转身,突然眼前豁然开朗,能够看见整个园子。而那些近景、中景、愿景的树木前后错落有致,最终确立了整个园子的空间感。
七月合作社
代表作:富民路“茶之路”庭园
古北“融餐厅”——日暮庭
淮海中路工作室——无水庭
受访者:康恒 庭园设计师/七月合作社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