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3版:情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15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结:是工作狂还是强迫症?
文 薛政

    在众人的眼中,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虽然他是公司的部门主管,其实他分内的工作并不是很繁重。如果他只想完成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而已,那么他或许只需要偶尔加加班就可以了。可是基本上每天晚上他都会待在办公室,一直到22点多才会回家。

    自从和上一任女朋友分了手,他就逐渐开始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周围人倒也是能够理解他这样做的缘由,毕竟他的个人私生活太贫瘠了,也许把精力完全投注在工作上,反而能够让他不会在大把大把的空余时间面前无所措手足。

    可是他快乐吗?似乎也没有。他仿佛只是在完成一定的程序。更确切地说,在完成一项工作或者任务的那极短暂的时间内,他会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但用不了多久,一种无法排解的焦虑随之而来。之后,他不得不把自己抛入新一轮的工作流程中。

    心理分析

    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用“制度的反思性”来指涉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频繁的人际交往和爆炸的媒体资讯中,人们逐渐从传统的惯例中解脱出来,逐渐拥有更多的能动性去思考和选择如何参与社会生活。可是正因为如此,自我失去了传统的依恃,成了自由而孤独的幽灵。

    类似于工作狂之类的强迫重复现象可以在上述理论框架中得到解释。这种行为模式事实上意味着一个人在构建自我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他无法将这个行为富有意义地安放于一个必须由自己创造出来的自我领域,而是任由这种强制重复的行为去掩盖自己在创造自我时的无能,最终掩盖了那令自己惶恐不安的自由与孤独。

    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勇敢地面对自己自由而孤独的宿命,这是现代人不得不履行的义务。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将自我视为一个问题域,用理性的态度去筹划它,并在反思性的自我叙事中检验这种筹划的成效。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积极的结果则是:自我终将成为一件艺术品,而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名艺术家。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读城
   第A11版:读城
   第A12版:方式
   第A13版:方式
   第A14版:文化
   第A15版:海信·时尚3C
   第A16版:品牌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踪
   第A19版:星情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修颜
   第B04版:霓装
   第B05版:霓装
   第B06版:欢乐淘
   第B07版:青意社
   第B08版:设计
   第B09版:设计
   第B10版:汽车
   第B11版:汽车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情景
   第B14版:情致
   第B15版:有情人
   第B16版:街拍
办公室爱情是与非
情辩:是谁让爱差那么点意思?
心结:是工作狂还是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