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水乡,如梦如幻。以戏剧之名,赴一场等待多时的戏剧盛宴,俨然让戏中人、城中人变成了戏如人生的一部分。
2015年10月15日,第三届乌镇戏剧节大幕开启,喜迎四方宾客。又逢欢聚,眼前这座水乡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那一个个殷勤的脸庞,用一种发自肺腑的热诚让人感受到了这里的宾至如归,这是水乡乌镇的待客之道。陌生的是短短三年,这个关于戏剧的梦想竟然越画越圆,从以前一个遥不可及的“痴人说梦”,变得真切又厚实。短短三年,乌镇戏剧节已俨然成为中国当代剧坛最具影响力的戏剧盛宴,也许一开始只是几个戏剧大咖攒出来的一片戏梦自留地,理想中的精神乌托邦。可是本届戏剧节的参演剧目已囊括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八大国家级名团,法国、德国、巴西、瑞士、意大利、荷兰、波兰、立陶宛、俄罗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台顶尖剧目73场演出。
这些炫目的名单里,有英国戏剧翘楚彼得·布鲁克,有巴黎北方剧院、苏黎世国家剧院、俄罗斯塔甘卡剧院、意大利都灵国家剧院、立陶宛国家剧院、德国塔利亚剧院、波兰羊之歌剧院,这些名字即诠释了乌镇戏剧节目前的分量和体量。
有人总结出了看透乌镇戏剧节的31宗最:最高规格的剧团(如上)、最大历史跨度的选戏:从遥远的古希腊神话《奥德赛》到中国元代杂剧《孤儿》;从莎士比亚的《马克白》到莫里哀的《吝啬鬼》;从北欧神话《尼伯龙根的指环》到契诃夫的《樱桃园》;再从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家》到彼得·布鲁克的新作《惊奇的山谷》……一步步经典和创意之作跨越时空,仿佛沿着乌镇的西市河汇聚到了一起,开始了一场戏剧的狂欢。这里有最年长的90岁导演彼得·布鲁克,最长的七个半小时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最多数量的古镇嘉年华(100多场),也有最大师的戏剧小课堂:欧洲首屈一指的新生代戏剧导演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日本戏剧大师、利贺戏剧节的发起人铃木忠志,德国戏剧舞台的资深导演赫伯特·弗里茨,华人世界最著名的戏剧家赖声川,学术教授沈林,还有中国著名编剧、戏剧评论人史航。
孟京辉导演说,“我的乌镇就是:起床。玩儿。吃好吃的。看戏。看戏。愣神儿。喝咖啡。吃好吃的。看戏。看戏。吃夜宵。喝酒。混沌。胡侃。晕醉。睡觉。做梦。”你甘愿花上全部的气力,呼吸着水乡湿润的空气,欣赏这里迷醉的夜晚、小桥流水间的韵味,分不清戏如人生还是人生如戏,这些元素混合在一起,就是孟导所说的“乌托邦感”。
事实亦如他所愿。《物理学家》的荒诞离奇、《兄弟兄弟》的肢体力量、《飞向天空的人》所描写的世态群像、还有《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史诗巨作、《热醒》的跨媒介融合……均让观众惊见了戏剧的张力,也看到了这一届戏剧节鲜明的“孟式风格”,光怪陆离、先锋试验,那些他的戏剧脉络的骨骼。他说,“我希望把那些最当代的、最有趣的、最诗意的、最牛的戏带来中国。”
在乌镇东栅的木心先生纪念馆墙上,刻着这样一句话:“童年幼年是热中,少年青年是热情,而壮年中年是热诚。文化的两翼是科学与艺术,我们所值的世纪,后半叶,艺术这一翼见弱了。这个时代原以热诚为不可更替的特征的,可是毕加索一语道破:’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是热诚……’我们,我们这些中年人,还总是梦想以热诚来惊动艺术。”当年,木心先生的这句话,恰似一种对照……乌镇戏剧节的起承不正是接过了木心先生手里的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