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艺术介入生活”就频频被国内外诸多艺术家提倡。按照这种观点,艺术家不能总是远离人群,艺术也不能永远高冷;艺术可以也应该对日常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甚至进行改变。
西方艺术家很早就尝试将艺术引入生活,方法之一,是将艺术创作与社区相结合。显然,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社区既相对独立又能凝聚一定人群,是较好的切入点。社区进入中国毕竟有好些年了,算是有根基,又越来越受关注。这就给了艺术家介入的机会。近期拉开帷幕的“201 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就推出了15个覆盖全城的实践案例展。最先亮相的是《见微知著——加拿大公共艺术在徐汇》。
这实际上是一组装置艺术,共4组10件作品,分别穿插在武康路沿线及周边相连街道的公共空间,包括武康路花坛、巴金故居、兴国绿地以及武康路周边的两家艺术空间。
创作者是5名加拿大艺术家:阿德里安·布莱克威尔、柯乔、内斯特·克鲁格和刘任钧。他们根据武康路地区的社会、历史和空间特点,定点创作了一系列视觉作品。这组作品的形态与功能介于城市雕塑、公共街具和临时性建筑之间,形成特有的艺术语言探索社区公共空间的潜力。通过上述项目,艺术家为“艺术如何介入生活”提出了种种新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见微知著”是一个设计态度,讲求细微精准且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