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湘西,长在湘西。对于杨曙光来说,这里理应是最熟悉的地方。但是时间向前,熟悉的终究会过去。保持着一颗好奇的心,把故乡当作崭新的目的地来拍,杨老先生的镜头里充满着“淳朴”的民俗。有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构图里,有民族的本色老人,有年轻务工回家的青年,一直透着满满的乡情。
Q&A
杨曙光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Q:回到湘西看到记忆里的地方,发现了什么不同?
A:我现在生活在南京,湘西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有许多亲朋好友仍然生活在那里,每到春节就要去住上一阵子。在那里,眼里看到的是简单的几十年如一日的乡村,但是越熟悉也就越陌生,我因为可以感受到湘西人性格里的特质,所以拍湘西人,也就很容易在他们最有特色的时候按下快门。现在的湘西建设没有大城市迅速,反而是很欣慰的事情。怀念一个地方,是因为它犹如记忆一般,保存在那里,你回去的时候其实想看到的,还是记忆中的场景,不是吗?
Q:拍摄的初衷是什么,怎样拍湘西?
A:摄影师是记录者,敏感地捕捉是我们的初衷。但是往往是要对当地有深入的了解。一开始的新鲜感会产生很多本能反应的好奇,是会拍摄出很多好照片。但是到后期往往了解得越深入,越能抓住最自然的镜头,因为你有可能预测出,下一秒可能会看到的事情。
Q:作品中有油画的质感,是特别适应湘西题材而处理的吗?A:画质上的质感和影调是为了适应图片题材而处理的。如果是其他地方的风光人文,也许不会这么处理。因为我觉得这里的民族服饰色彩浓郁鲜艳,在建筑中的反差强烈。这也和当地人性格中热情浓郁的个性相同,是在人群中很容易认出来的,用油画般质感来表现特别贴合主题、贴合个性。
Q:对于湘西,有什么特色特别吸引你,特别愿意在作品中表现的?
A:淳朴的民风和没被污染的家园最吸引我。当全国都是旅游景点的时候,这些最不容易被保持下来。抓住了这些特质,找到不那么商业化的景点,不那么商业的群众,拍一些别人看不到的,就很简单了。
杨曙光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