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白金纪念版
星际穿越:在爱尔兰凯尔特音乐和舞蹈中猛然间响起熟悉的《康定情歌》和《我的祖国》,也是醉了。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搬出“史上最牛舞剧”的tiltle来配《大河之舞》,一点不嫌过。虽然还是无从想象,一对美国夫妇如何完成了连续观看36场的节奏,但是一部神剧淬炼了20年,照旧如旧,竟然没什么改动,那它也是蛮拼的。2015年1月,《大河之舞》又将登陆上海文化广场,带来8场白金纪念版。
下面重点就来了,什么样的亮点才能打动那些“旧菜新吃”的观众?这次的白金版增加了一段爱尔兰女子群舞,《大河之舞》原本比较偏向于男子舞,阳刚气更多一些,现在作了一些中和与呼应。此外,出现在《大河之舞》最初版本中的一段俄罗斯舞蹈也会再度亮相,长达2小时20分钟的演出时长,可以说是“史上最长”的一部《大河之舞》。
当齐刷刷的踢踏舞步,同一时间打着相同的节拍,没有任何一段独舞会让你COPY这种震撼。集体舞一直是《大河之舞》最引人入胜的部分,纪念版上依然亮点不断。上半场的最后一幕正是曾经节选在春节晚会的一段,这也是全剧最具观赏性的片段之一。在舞王和舞后的带领下,十几名演员整齐划一的舞步发出节拍响彻全场;最后一幕,全体演员上演了一段更为庞大的踢踏集体舞震慑全场。奉劝各位也无需正襟危坐了,拿出你的韵律感,一起打拍子,装斯文在《大河之舞》的演出里大可不必,鼓掌声、呐喊声、口哨声统统放马过来吧。
当舞剧进行到第十二幕《新世界劳工》的第二部分(踢踏竞技)时,现场气氛达到又一个高潮。舞台上,两个黑人舞蹈演员与三名爱尔兰舞蹈演员PK。相比起爱尔兰踢踏舞的飘逸潇洒,黑人踢踏舞自由诙谐,除了脚步以外还加上了夸张的上肢动作,让人忍俊不禁。双方轮番上阵的过程中,配乐也由爱尔兰民乐和节奏布鲁斯交替呈现。当斗舞进入白热化之时,踢踏舞步愈发急促,舞姿也愈发随性。终于在几回合过后,双方从竞争到协作,最终一同回归到整齐划一的舞步。
诸上这些,仅仅是白金版演出的常规动作,主创班底对中国观众的讨好可谓费劲了心思,入乡随俗地为中国版做了特别改动,要知道2000年以后的《大河之舞》是从未做过任何改动的,这回中国观众也太有面儿了。请做好心理准备,在爱尔兰凯尔特音乐和舞蹈中猛然间响起熟悉的《康定情歌》和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这可不是音乐串台,是专程给中国观众带来的特别定制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