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 Chong姓庄,名伟麟,开了一个叫做“苏卢”的美发工作室。初次看到它的标签,是一把呈“X”型的剪刀LOGO,让你误解是两个人搭档的工作室。实际上,从头到尾就只有Max一个人。但是这里常有朋友来访。
在“小悠悠”的奉贤路上,藏身在花园洋房里的“苏卢”是很容易被“路过”的。但这却是Max跟着房产中介看了不下20处才找到的称心“蜗居”。“像是喝咖啡一样,现在很多人喜欢找一些小店躲起来,比如跟我的工作室这样藏在小区里面,这种感觉真的很舒服。”Max喜欢的这种店通常只有一两个人看管,但他们却特别用心,而且跟连锁店相比要多一些温暖的感觉,这也是Max所想要做的。为了增加这份温暖,Max专门针对爱惜自己身体发肤及形象的人开设了一个叫做“Hairmony”的系列课程,也就是“Hair+Harmony”的意思,通过不长不短的四节课,教大家如何和自己的头发和谐相处。
己之所欲,施于人
1977年出生的Max在美发行业已经打拼了不下二十年,他认为自己“还未算得上历尽沧桑,但也算得上有些经验。”在高级商场的沙龙里做一名星级发型师,曾是Max年轻时的梦想。因此,在上海的7年里,他曾为沪上几家顶尖的美发沙龙工作过。但是,当梦想成真时,他却发觉漂亮的工作背后,不仅有同事间的竞争,老板给的业绩压力,还有开不完的会……他不喜欢这种被压抑着缩手缩脚的状态。Max喜欢安静的工作氛围,只想纯粹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他逃开压迫人的业界“豪门”,转而经营自己的小天地,给那些志趣相投的客人们提供一个“世外桃源”。
Max说:“美发不是一项工作,而是一门艺术。”自从有了自己的空间之后,他总是悠然自得地待在这里,潜心研究这门艺术。没有客人上门的时候,就自己看看美发和时尚类的杂志、书籍,也会拿起角落里摆放的大提琴练习一曲。
在思绪自由的氛围里,他慢慢开始琢磨,想把这门艺术分享给更多的人。Max说,现在已经不流行每天去发廊吹头,然后一堆人围着为你服务,而是剪好头发,自己在家里打理,以前的那种消费模式早就OUT了。“自己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现在大家也乐意自己动手,未必要弄得多美,只是尽量让每天以一个得体、整齐的状态去上班,就足够了。”
11月底,Max的小教室正式开课,吸引了7位学员前来报名。第一期的学员清一色都是女性,年龄基本在30岁左右,是对自己的外形有所要求、有所想法的人群。Max的课程通过“打造自己心仪的造型”“从选择洗发水开始的头发护理知识大扫盲”“我适合什么样的烫染?”“个人风格与魅力的展现”这四项主题内容进行拓展,其中包含2节理论课和2节实践课。
上课,学“做头”
“我实在不忍心让廉价的产品去慢性破坏他们的头发,我是真的会去看成分表,然后google那些像外星语言的化学名词,再把我总结出来的内容
都告诉给他们。”如何保持头发的酸碱平衡;洗发水里的哪些化学成分是伤害头发的防腐剂、硫酸盐、硅胶等;这些化学成分为什么不好,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都是Max会在理论课上分享的心得体会。认真的学员们也真的像在学校里上课一样,自己带着笔记本认真地把Max老师提及的“知识点”记录下来。让Max老师更加欣慰的是,学员们真的会按他说的去比对洗护产品,不再当任人宰割的“小白”。
在实践课上,Max则会教给她们一些可以动手玩的东西,比如说自制发片。他给大家提供染发剂,让每个人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对发片进行设计,这需要你一层一层很有耐心地去仔细涂抹,才能打造出满意的作品。完成之后,再由Max帮你把发片贴在你喜欢的位置。还可以学习如何用吹风机和梳子吹出松软、柔顺的发型,打造一些适合派对或职场的常用造型。
学员们很享受制作的过程,而且这种新奇的体验也能让她们对一些美发方法有实际的了解,明白做发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而让大家更了解自己的头发,对发型的要求有更多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样,就避免了像很多人一样,盲目地把头发全权交给发型师处理,悉听尊便。要知道,在Max的工作室里可没有画册来供你参考,想做什么造型,全要自己用嘴说。
接下来,Max想在课程中教学员们一些剪刘海的方法,让她们不仅可以帮自己剪,也可以帮家人来进行一些简单的修剪。他觉得在课程里加一些实用的内容会让大家觉得更有意思,如果都是光坐着听也是非常无聊的。
Max除了是一个出色发型师之外,还是一个优秀的美发讲师。他不仅为普通人开设了美发课程,还为专业的发型师同行自行拍摄、制作美发教学视频《我是发型师》。这系列的视频目前已经制作了8集,都是免费发布在网上且人人可看的,Max很大方地把一些经验窍门都悉数分享出来。“我没有什么很伟大的理想,现阶段我只是
单纯地想去分享。想得太远大、复杂并不是我的风格,做自己当下认为快乐的事,永远是我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