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字体设计师Tobias Hall设计字体流程
字的字体,简单说指文
形状、结构、外貌
字体之于字,相当于人体之于人。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人体的人,
同样从人诞生那刻起就有了人体
也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字体的字。
从人造字那刻起就有了字体。
文 唐骋华 图 资料
这世上有一些事物我们每天亲密接触,却极少认真打量。难怪古人发明了成语:熟视无睹。字体即如此。它明明无处不在,竟好似深藏功与名,遭到忽视。
字体,简单说指文字的形状、结构、外貌。字体之于字,相当于人体之于人。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人体的人,同样,也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字体的字。从人诞生那刻起就有了人体,从人造字那刻起就有了字体。两者不可分。
有人的地方就有字,有字就有字体。到处都是人,因此,到处都是字体。
不信,走一遍南京东路步行街,哪家商铺不挂一块金字招牌?或者走进便利店,注意商品包装上的文字,有没有瞬间被字体包围的感觉?但你不会觉得单调乏味。因为越是处于同行业,品牌们就越要在字体上显出差异。例如可乐界的那两大冤家。
这些出现在招牌、商标及各种公共标识上的字体,多来自于设计师。在西方,字体设计是平面设计的重要部分,并形成专业人士——字体设计师。在中国,该群体方兴未艾。
字体设计师还担负着更基础也更重要的任务——创建字库。报纸、电脑、移动终端上的文字都取自字库,由此,千差万别的字才能和谐共处。没有字库,我们眼见的文字将高低错乱,难以阅读。你或许不知道,手机、平板、电子阅读器都内嵌了字库。苹果手机里的汉字干脆是量身定做的。字体设计师甚至会为导航仪开发字库!
这就是神奇的汉字,这就是字体设计师的神奇。他们把方块字玩成了魔方。魔方转动,汉字的魅力无穷。
70后,字体,兼职设计师
我们可以先套用一句流行语来描述陈嵘——不会设计字体的70后不是好设计师。接下去,我们将从这句话里挑出三要素,详细解析。
首先,陈嵘会设计字体。想当年他赴日本留学,刻苦钻研,并以字体设计为主题完成了硕士论文。他还给论文起了个意味深长的标题《寻找我的符合,我的母题》。回国后继续做字体设计,目前正开发一款新字体。这使他显著地区别于普通设计师。要知道在中国,从事并深耕字体设计的人比冷僻字还少。
其次他是70后,1974年生于上海,今年刚满四十岁。这个年龄意味着,他是字体设计领域的主力军。中国的字体设计师由青春力量构成,你看到的面孔以70后、80后居多,偶尔有些60后。这在豆瓣“字体交流与鉴赏”小组体现得更明显。
最后,他的“正职”是设计师,字体设计只占工作的一部分。按兴趣,字体设计当然是陈嵘的最爱,但只能作副业。道理很简单:“光靠它养活不了自己。”
这也是普遍状况。西方的字体设计行业已非常成熟,链条完善、流程严谨,有着齐整雄厚的人才库。相形之下,中国的字体设计专业程度还很不够,设计师多为兼职。“毕竟,现代铅活字印刷和字体设计都起源于欧洲。”陈嵘说。
现代印刷,美华字,宋体,黑体
活字印刷不是中国人毕昇发明的吗?一千多年前,这名宋朝工匠创造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大大提升了效率。确实如此。只可惜因铸字成本较高,此后雕版印刷仍占主流。其方法是,一块雕版对应一页纸,书有多少页就制作多少块雕版。
欧洲的活字印刷则是独立发明。15世纪中叶,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制作了“铅活字版机械印刷机”。他用机械活字替代手工活字,配以特制墨水、铸字法,并创设了一套字母库。第一部现代印刷书“古腾堡圣经”由此诞生。其字体也成为西方字体设计的源头。
晚清年间,传教士将现代印刷术和字体理念带入中国。贡献最大的首推美华书馆。其创办于澳门,1845年迁往宁波,1860年落户上海。“所以从清末一直到解放以后,上海始终是中国字体设计的核心地带。”陈嵘介绍。
美华书馆的美国设计师姜别利运用电镀法,依字号制造了7种宋体铅字铜模。其印刷速率远超手工雕版,字也清晰得多。“美华字”通行数十年,至今在电脑字库中留有痕迹。
不过宋体并非宋朝的字体。“雕版印刷在宋代得到普及,所以专门用作印刷的字就叫宋体。”陈嵘说。而在日本,宋体被称作“明朝体”。1920年前后,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丁善之兄弟想要再古雅些,借鉴楷书和宋体设计出“聚珍仿宋”体。
仿宋体很快盛行,“当时的文人用仿宋体印名片,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求古斋用仿宋印了很多书,广为流传。”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字体设计迎来高峰。翻一翻当年的报纸,其刊登的商业广告已广泛运用字体元素。最典型的是黑体。据陈嵘研究,创造和使用黑体的是日本人,后经中日民间的铅字交流、买卖,由商务印书馆引进中国。作为装饰字体,黑体迅速与宋体、楷体并肩,遍布报章杂志,尤其受广告业主欢迎。进入电脑时代后,其地位越发巩固。
简化字,竖排与横排,新字体
鼎盛时期,上海有数十家字模厂、字模作坊,其字体设计的水平,已和国际接轨。解放后公私合营,各厂合组为上海字模一厂和字模二厂,稍后又设立了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1956年国家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从繁体到简体,识字和手写是方便了,却给印刷带来挑战。“主要是失去了重心。”陈嵘举例,“廣”很扎实,简化为“广”就空荡荡。偏旁部首更明显,“比如‘言’字旁与任何字搭配都很均衡,可简化后左边缺掉一块,站不稳了。”
此外,汉字强调“横细竖粗”,适合竖排。直接改成横排则显得高低不平,视觉效果大打折扣。
1959年中国参加莱比锡印刷技术博览会,遭德国专家批评。上海印研所随即成立“活字字体研究室”,探索如何统一和规范字体。按陈其瑞老先生回忆,字体设计人才取自三方面:美术字写得好的人、刻铅字的高级技工以及书法写得好的人。他属于第三类。
从1960年起,字体研究室花三年时间研究出一套宋体。蓝本为日本“秀英体”,以宋体为基础,添入了传统书写体,大小适宜、结构匀称,被命名为“宋一体”。不久“黑一体”亦问世。两套字体各1.8万字,用来印刷《辞海》,一鸣惊人,奠定我国的印刷字体标准。
此后为印刷毛泽东的诗词和文章,设计师们又推出宋二体和黑二体。按陈嵘的评价,“是非常经典的字”。只可惜文革中改良和创新均陷入停滞,字体设计行业出现了断层。
有技术,没设计
陈嵘在1999年赴日本留学。他本科就读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学过点字体设计,但印象不深。到日本一看,顿时有种“被震惊”的感觉。“如果说日本的字体设计是亚洲最成熟的,那么它的汉字设计,是汉字圈最成熟的。”
时任Adobe设计总监的小冢昌彦是汉字字体设计的重要推手。在西方,同类字体的骨架是统一的。汉字因缺乏通用标准,以至于连“一家人”都长得千差万别。小冢昌彦遂引入“字体家族”概念。他设计的“小冢黑体”共6款,结构均保持一致,只根据粗细区分了字号。
“从最细到最粗骨架完全相同,在1990年代是相当先进的。国内的差距不是一点点。”陈嵘感慨道。尽管彼时王选已钻研出汉字输入法和激光照排,无奈“有技术,没设计”。
电脑时代在迅猛展开,字体设计师却紧缺,怎么办?有人想到了上海印研所的旧字稿,匆忙拿去数码化。“做得很草率。”陈嵘说。技术人员对字体设计毫无了解,何况,那时的操作系统为纯英文,与汉字不匹配。然而就是这些粗陋的字体,总算让早期电脑用上了汉字。
直到2000年以后,中国开始追赶。“设计界的重视度、厂商的开发力度都在增加,国际交流也日益频繁。”我们日常所见所用的汉字字体,大量涌出,现有500多款汉字字体。
近三五年,“字体设计师”作为一个群体浮现。据陈嵘估计,中国现有百余名从业者,以三四十岁居多。这当然是断层的后果,但年轻人也让这个行业充满朝气。2005年陈嵘回国,一边开设计公司,一边在大学教字体设计。同时,他在研发新字体——新人文宋。
对话 Dialogue
Q=生活周刊 A=陈嵘
Q:为什么想到去开发新字体?
A:我在日本待了八年,那也是中国字体设计突飞猛进的八年。中国的平面设计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出了一批优秀设计师,国外拿了很多奖,但缺好的字库、好的字体。等于说建筑师画了很好的东西,但没有材料能造出来。我们到一个顶点了,要破临界,所以我和汉仪合作设计新字体。
Q:这是一款什么样的字体?
A:正文字体,叫新人文宋,以宋体为基础。宋体的很多笔画是毛笔字演化出来的,而我觉得现在离毛笔字越走越远了,应该革新。所以我们根据硬笔,或新时代的技术,对笔画做一些优化、修改。它适用于平面设计,属于辅助性字体。
Q:设计过程中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A:做英文字库,设计200多个字就行了,汉字的数量要大得多。按GB2312国家标准,中文字库的最低限度是6763个,否则不能叫字库。一个设计师一辈子很难完成。所以我们是团队合作。我先设计1700个字,其他成员把剩下的开发出来。预计今年可以把我的份做完,明年新人文宋可以上市。
Q:你现在有多少精力投入到字体设计?
A:我真实的状态是大学老师、公司合伙人,字体设计其实是业余的,不是主要求生手段,甚至不是主要身份。因为中国的版权保护有待完善,现在,字体设计师还很难以此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