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封面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4年11月04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话

    Q=生活周刊  A=荣念曾

    未来的剧场一定不是现在的剧场,可能会出现“虚移”,变成一个立体流动的剧场,舞台上演员是根本不存在的人,可以抵达疯狂的状态。

    “速食”之忧:好作品都需要磨练

    Q:你觉得现在香港整个的艺术环境怎么样?

    A:我觉得现在面对的是怎样把政府庞大的文化投入资源整顿好。这么多年,我们都没有做过一个比较系统的自我评估。香港每年在文化领域投入的资金真的很多,比如说戏剧学院每年就有大概2亿的政府支持,艺术节也投入很多钱。如何去整顿?一是先做分析,再做整合。在整合文化资源的同时,还要一并考虑长远的关于文化发展的蓝图。这其中就包括两岸和亚洲地区的文化交流;再回到人才培养,科技与人才的互动,一直到艺术教育。现在更重要的是,在民间的艺术团体里面,最关心的还是硬件。因为硬件还不够。我是觉得香港文化的长远发展,对整个大中华文化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台湾文化的发展脉络,在有些地方与大陆的文化本质是很接近的,香港则是另外一个个体,它经历过很多移民潮,变得像一个埠头一样,这也让它保留了这样的文化空间,在文化上其实最有空间去做辩证。

    Q:香港国际艺术节也经常邀请国内的艺术家去展演,它会不会让你对国内这些戏剧导演群体有更多了解?

    A:我对香港艺术节有很多评议。我在想,你委约一个艺术家,应该考虑的是这个艺术家的长远发展,不是委约一次就完了。当然,很多艺术家永远是在穷困潦倒的边缘,能够委约一次已经很开心了,不会更多思考长远的发展。我觉得许多好的作品,都需要一个磨练。比如在美国,你先要在外外百老汇演出,再到外百老汇,最后到百老汇,要经过很多考验和提升。但是,国内目前的现状还是太“速食”了。也许,你会说经过一个短期集训,处于某种压力之下的创作可能有瞬间爆发,但是从长远来说,不是很健康的。当然,我们也不是要用外国的准则来圈定中国的发展。中国会有一个自己的生态来处理这种问题。

    Q:你的意思是整个国内的艺术创作环境还是有些亚健康?

    A:我举个例子,就拿这次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扶青计划说事吧,我是来帮忙的,也看到这些年轻艺术家排戏的情况。我特地想过来给他们一些建议,结果今天这个人没空,明天那个人也不在,那我怎么给建议?我后来才知道他们非常忙,但是如果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创作上,就有点吃老本了。

    Q:这是您第一次参与“扶青计划”,在督导这些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时,有什么体会?

    A:我通常都会问他们,为什么会来参加艺术节?他们的回答,有些比较调侃,说自己为了三万或者五万元的扶持资金;有些人认为借助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比较少的人会说,我其实是想来观摩其他人的作品,想来了解其他人在干嘛,想跟其他人有一些互动。这种想法的人很少,这却是我的愿景,我其实希望“扶青计划”,应该是青年与青年之间大家互相扶,而不是由一个老人去扶。因为他们都知道问题在哪里,只不过没有机会。

    Q: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A:现在体制里面,没有机会允许个体单位去拓展自己的作品创作。有的国家艺术基金会,基本上都是项目申请,不会说你给我一个五年计划,支持你一个长远的发展计划。这就是一个问题,因为你都不明白创作的生态是什么?你写一篇文章,需要有笔有纸,用键盘打出来才能变成铅印。它都不看你过程,只注重你的结果,其他都不理你,不管你有没有笔,有没有纸,有没有复印机。我们常常说,创意产业的源头,从上游到下游,当中都要经过什么?你不能从源头一上来就变成下游,所以,我觉得这是“扶青计划”最大的挑战,你要明白如果从一个源头发展到下游,它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委约计划。

    Q:在和这些青年艺术家交流中,您做了哪些尝试?

    A:请我来辅导这11个青年创作团队,每个团队给了5-10分钟的展示,我分别给了他们很多看法。我觉得作品不是跟你说这里好,那里不好,二十分别跟他们有对话。我更了解他们的情况,才能给他们建议。我发现,学院派的人有学院派的问题,跨媒体的人有跨媒体的问题,整体上是需要一个过程,应该把所有人一起拉到某一个地方培训,真的要有时间,让他们彼此了解大家想要干嘛,了解彼此想做的事情。这个问题又回到了刚开始,整个艺术创作的环境还是有点太速食了,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给你去慢慢磨合。

    Q:你觉得速食的原因是什么?

    A:速食是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可能是资金不够,只能吃汉堡;另外一个原因,可能这些人没有时间,只能选择速食。有时间的自由,就可以讨论了,这个还是艺术节要做的决定。不能让他们也跟着速食,自己速食是因为不够资源,如果艺术节速食的话,对艺术发展方面会有很大的影响。国内很多时候的艺术创作,太过功利性。不如说,不应该按照表格设定,为了获得三万还是五万,去填写那些可能争取得来资金的话。拿到三五万,或许你就可以得到外国艺术家的邀请,或者明年艺术节的邀请,相对是功利的。

    功利之困:创作生态是一整个链条

    Q:在讲座中,您列出了几个国内的个人工作室,相对生态健康的有哪几个?

    A:前两天,张军也来跟我聊,告诉我现在工作室的问题挑战在哪里,也讲了工作室五年的愿景。我讲座上提到了几个工作室,孟京辉,张军、林兆华,还有田沁鑫等人,其实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创作团队。目前学院派没人专门在研究他们。现在孟京辉也好,张军也好,都没有人告诉他们接下来的路应该如何去走,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都明白,艺术团队的管理可以有一个客观的准则,可以做得越来越好。这其实就是一个艺术团队管理的学问,但是我到现在也没有看到,国内的这些工作室,团队所有人的坐下来,一起来讨论,我们现在的生态怎么样?我们现在面对的最大问题在哪里,是空间不够,钱不够,企业资助不够呢,还是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大家没有共享资源。现在很多方面现在都是短线,每个链条上的个体,都是单点的聚集能量,自我发展,没有形成一个关于整体生态的考量。也许,每个人都还没有在这条链条的生态环境下,找准自己的位置。

    Q:具体应该在哪些方面做进一步思考?

    A:我不断建议上戏多一点研发的项目,研究一些艺术环境的生态发展。包括艺术节,全球不同的艺术节,都来做对比研究一下,对比上海的国际艺术节,不是为了讨好上层,写出一个研究报告,而是更加客观理性地给创作者出一些建议,包括艺术节的组织者,如果多一点研究孟京辉、张军、田沁鑫,来比较赖声川、林奕华、进念·二十面体,你可以看出很多生态上面的问题。例如,长远来说,是不是保利剧院的网络该调整一下?有没有足够的人才在保利,这里头需要一些文化视野的协助。因为我也在不断思考,50个剧院是不是可以每一个剧院都设一个驻院的艺术团队;或者是不是应该有两个,一个是比较传统的,一个是比较当代的,每年委约他们做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在50个剧院去做了,这样的话,基本上资金已经可以稳定了,去做全国巡演,生态也就健康了。

    Q:像田沁鑫的《青蛇》口碑就很好,各地巡演。

    A:《青蛇》就应该走这条路。上次,我看到她做的《桃花扇》,就在不断地批评她,干嘛要设计这样的舞台,站在那边动也不会动,你简约一点嘛。我最喜欢的还是她1999年萧红的那部《生死场》,做得非常好。后来的几个作品,我都觉得好像有点为了生产而生产。当然,田沁鑫是非常不错的导演。孟京辉也是,开始的时候,最早《思凡》、《放下你的鞭子》我特意到北京去看,那时候他还在学校里,我跟他谈了很久。《恋爱的犀牛》很成功之后,慢慢变得有点商业性了。

    未来之想:剧场永远不会消亡

    Q:我们将遇到很多新的科技,这些新科技对剧场带来什么样的挑战?

    A:未来的舞台,会是一个新的舞台,因为未来的沟通已经不像是现在的沟通,互动也是,手机是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个案,它打破了原来的沟通方式,在手机里你可以集体写剧本,也可以集体开展互动。那么剧场的形态也会有变化。当年日本一个最有名的剧场,叫黑帐篷。黑帐篷就不相信剧场是要确定在一个固定的地点,所以它就用一个流动的帐篷,在日本城乡游走,帐篷可大可小,然后就会发展出很多概念出来。它在60年代就开始讨论装置艺术了,而装置艺术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隆重登场的。其实,帐篷也是一个装置,那时已经有前卫艺术家很敏锐地在讨论观众、演员和空间的关系。我讲座里也提到,很感动看日本的能剧,600年前到现在都一样感动。它在坚持一些事情,我也问他们,要不要做一些实验性,他们说,自己也做,但仍保持着最为传统的剧场。

    Q:这些科技的发展让人眼花缭乱,会不会到某一个时间点,人们已经不愿意静下心来走进剧场看戏了?

    A:剧场以后可能会出现“虚移”,变成一个立体流动的剧场,日本也开始在做,舞台上演员是根本不存在的人,到了疯狂的状态,我去看过,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看未来,一个是科技的发展,一个社会的发展,还有人和人关系的发展。科技的发展,让沟通技术变化,手机让我们的语言越来越简单,文字很短,这也会影响到剧本的写作,但是手机也开始提供了许多句式体的方法。以前和未来的关系,在科技变化之下永远占有一定的位置。多媒体出现之后,其实剧场是没有变的,只是多了很多花哨的东西,以前是单媒体剧场,现在是多媒体剧场,但是多媒体不是一个简单的装饰品,它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你常常会在多媒体剧场里看到艺术家和多媒体之间会有互相的批评,批评会推动这些多媒体变得更加多媒体,才会让科技往前在走,这就是艺术家和科学互动的关系,这些必然会发生。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管未来剧场怎么发展,都要回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其实永远会有的,就算到了一个人人都做“宅男”“宅女”的时候,还是会有人走进剧场,因为人和人的接触真的太重要了。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封面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周记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方式
   第A15版:方式
   第A16版:悦读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踪
   第A19版:星情
   第A20版:人物
   第A21版:人物
   第A22版:资讯
   第A23版:海信·时尚3C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封面
   第B02版:风尚
   第B03版:修颜
   第B04版:霓装
   第B05版:霓装
   第B06版:品牌
   第B07版:青意社
   第B08版:设计
   第B09版:设计
   第B10版:汽车
   第B11版:汽车
   第B12版:汽车
   第B13版:汽车
   第B14版:情致
   第B15版:有情人
   第B16版:街拍
对话
广告